【名句中的人生】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

贯明
font print 人气: 3028
【字号】    
   标签: tags:

“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是诗圣杜甫写出的一句名言,这十个字言简意赅,内涵丰富。古往今来,凡是富有责任感的文人与作家,都将此奉为座右铭而镌刻于内心。因为“文以载道”,写文章就是表达作者自己的思想,所以文章是存世千古之事,好文章影响极其深远;一个好作家应该明白自己在写作上的得失,把写文章看成开启人类智慧的千秋大事。

“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 出自唐朝杜甫的〈偶题〉,意思是说,文章是传之千古的宏大事业,而其中的甘苦得失只有作者自己心里知道。

原作很长:“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作者皆殊列,名声岂浪垂?骚人嗟不见,汉道盛于斯。前辈飞腾入,余波绮丽为!后贤兼旧制,历代各清规。法自儒家有,心从弱岁疲。 永怀江左逸,多谢邺中奇。騄骥皆良马,麒麟带好儿。车轮徒已斲,堂构惜仍亏,漫作《潜夫论》,虚传幼妇碑。缘情慰漂荡,抱疾屡迁移,经济惭长策,飞林假一 枝。尘沙傍蜂虿,江峡绕蛟螭。萧瑟唐虞远,联翩楚汉危。圣府,万宇插军麾。南海残铜柱,东风避月支。音书恨乌鹊,号怒怪熊罴。稼穑诗兴,柴荆学土宜。故山 迷白阁,秋水忆皇陂。不敢要佳句,愁来赋别离。”

这首诗歌表达了诗圣杜甫晚年对诗歌创作的见解,是一篇有概括性的杰作。上句“千古事”是指留传久远,关系重大,就如三国时代曹丕所说的“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下句“寸心知”是说对于文章,作者本人的理解感知最为明白。这两句诗虽是以议论入诗,但对仗工整,语言高度概括,而且切中肯綮,含蕴丰富,很有哲理性。

我不是专业作家,也不是艺人。但是自从走上了业余写作的道路之后,也经常专心观察某些生活的细节,全心贯注地把灵光一现的心灵感悟如实地记录下来。文章是一个宏大的概念,诗、词、歌、赋,书、表、策、论,其内容非常丰富。各种内容都可以在文章中体现,文章可以载道、抒情、论理、写意。能写好文章自然是一种功夫的体现,在过去几千年的时光里,好文章与能写好文章的人都是屈指可数的。

宋朝的韩愈说过“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文章也是如此。好文章能给人启发和思考,最大限度地开启人的智慧,让人拥有正确的思想和认识,形成正确的人生目标,以巧妙的智慧解决人生中的难题。一篇文章要有自己的观点,要讲明道理,析理是为了明道,让读者接受观点;同时要有情感,情感是为了吸引读者,让读者能感受到美的享受。“奇文共欣赏,疑意相与析”就是讲的这种意境。

不管是作文还是写诗,都必须尽心尽力。写诗作文之乐,实际上是苦中作乐,对此古代不少的文人雅士都抒发了他们切身的感受。好句妙词难得可贵,尽管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但有时就是一字难求,时而昙花一现,时而如波光水影;有时遥不可及,有时擦肩而过。“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因此好作家不能只讲技巧而不修德,拥有真诚的人品、宽广的胸怀以及高尚的道德才能写出好诗文。@*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人类的一切活动作为,最终只是一步步踏向死亡的过程而已。生死世界是永无可能沟通的两重世界。人间的一切恩情厚爱,都在交界处化成过眼云烟,无处追寻。所以,死亡是最萦绕人心的问题,多少人为之低回,为之伤怀。
  • 竹子在自然界中是那样的朴素无华,她没有玫瑰和牡丹那样的娇艳俏丽,也无铃兰、茉莉那样的葱郁芳馨,但是翠竹美而不俗,淡中有雅,具有正直、 高尚、虚而有节、不慕荣华的品格;又因为她终年常绿,所以又是刚强、忠贞、美好的标志;再加上她不畏严寒、不惧炎热,而且生长较快,因此也是奋发向上的象征。
  • 好逸恶劳、嫌贫爱富是人性的通病。贫穷本身不是罪恶,但却是一把逼人犯罪的利刃,而现实生活的压力,也实在非常可怕,为了求生存,有时即使只为一口饭,也可能会有人铤而走险。幸好,道德礼教的规范与约束,带来了五千年悠久的传统文化,维系民族的命脉于不坠。
  • 古代的读书人接受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气度宽宏,眼光远大而刚毅果断。因此每当我的学生们毕业与我分手之时,我最喜欢写给他们的留言就是曾子的名句:“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 不同的思想境界就会有不同的志向,对一个想要有所作为的人来说,就必须具有远大的抱负和坚强的意志。一个人无论地位高低,处境好坏,如果他有远大的志向,并且能在苦难中坚定自己的修行,就能磨砺出坚强的意志和百折不挠的品格。
  • 彩袖殷勤捧玉钟,当年拼却醉颜红。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
    从别后,忆相逢,几回魂梦与君同。今宵賸把银釭照,犹恐相逢是梦中。
  • 古人云:“小不忍则乱大谋”。为人处世如果能够忍辱负重,那就是一种韬晦、涵养、胸襟宽广和目光远大的象征。在中国古代,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忍辱负重得以复国,韩信忍受胯下之耻而最终成就大业。不断追求个人品德修养的提高,是儒家传统文化的显着特征之一。
  • 学诗不成 去而学写 学写不成 去而学画 日卖百钱 以代耕稼
    实救困贫 托名风雅 免谒当途 乞求官舍 座有清风 门无车马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