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中的人生】座有清风

画与文/杨纪代
font print 人气: 137
【字号】    
   标签: tags:

郑燮,号板桥(公元1691→1764年),清朝江苏兴化人。中进士之后,曾到山东范县,做了短期的县知事,后来丢官,到扬州以卖画为生。

郑板桥曾写了一首四言诗给他的弟弟,叙述卖画的缘由。这个弟弟并不是他的亲生弟弟,而是叔叔的儿子,叫做郑墨。

学诗不成 去而学写 学写不成 去而学画 日卖百钱 以代耕稼
实救困贫 托名风雅 免谒当途 乞求官舍 座有清风 门无车马

(我曾想写诗,没有学成;放弃学诗而去学书法,但书法也没学成;又放弃书法,改去学画。如今每日卖画可得百钱,用来代替辛勤的农事耕稼。实际上,卖画是为了纾解贫困的生活。外表上,却托称是为了附庸风雅。如此可以避免日日里晋见高官的麻烦;也不必靠乞求官舍方得安身。这样一来,家中座上常有清风,而门前却无车马喧嚣。)

传说郑板桥,诗、书、画三绝,读了这少有的四言诗,就知道绝非谬赞;传说郑板桥列名“扬州八怪”,他们一个比一个怪,读了这诗,才知道他是那么平凡,就好像我们的街坊邻居,为每日三餐而挣扎;传说郑板桥装糊涂,偏狂骂世,读了此诗,才知道他真是内行醇谨,真情至性!

这首诗,充分表现出郑板桥以一生清介、正直不苟而不容于宦途!他求真求实的性格,跃于诗句中,不带夸张,不带虚假,充满灵性,充满稚情,那是一种毫不矫饰的人生态度。<--ads-->

在这个短视近利,相互倾轧,人心复杂,道德低下的当今社会,人与人之间相处极为不易,隔阂冷漠,强调自我,目中无人……等等怪象充斥四周。以往农业社会讲:一回生,二回熟。可现在住同栋楼一、两年之久也没打过招呼的情况比比皆是。尽管有着高度的物质享受,可个个内心的空虚显而易见,于是又在物欲中加倍竞逐,来获得感官上的满足,但却填补不了精神上的极度欠缺。如此恶性循环,人在无知中更加沉沦,更无法自拔,常常不由自主的发出浩叹:到底这个社会怎么了?

炎夏酷暑,火伞高张,适时袭来一阵清风,连绵不断,立刻热气消散,让人通体舒畅,汗珠尽逝,好不惬意;当你满怀委屈,身陷险境而无人理解,当你心湖翻涌,情绪激动而无法自处时,适时遇到一个熟识的煦煦长者,一位信任的谦谦君子,那时你会毫不犹豫的打开心扉,向他倾吐,与他谈心,向他求教,与他亲近。

因为他的高道德操守所散发出的一切,使你感受到他的真诚无欺,你可在他面前吐露真情,不必遮掩;因为他善,能理解你的苦衷,能体谅你不得已的做法;因为他宽容,能容忍你的不是,能包容你无意的悖理;在他面前,你用不着矫饰,可以大开心门,开诚布公。

他像春风化雨,使你的本性、善念复苏;他似酷暑凉风,消去你满心的烦躁与牢骚;又像秋风扫落叶般,把你不洁的思想涤净;又似冬季的寒风,把你满脑的妄念痴想冰冻。自古以来,“清风”又有“清高的风格”(《文选.阮籍 咏怀诗》“休哉上世土,万载垂清风。”)和“清和的教化”(《文选.潘岳 夏侯常侍诔》“忠节允着,清风载兴。”)以及“内外俱有美化也”的引申含意在内。也就是说:崇高的品格,高洁的操守,不仅能美化自己的心灵,更能像清风一般,善化四周的人、事、物。

当今的社会,其实失落的是道德,失落的是心法;丢掉的是代代相传的古风、操守、庭训,丢掉的是五千年文化的道统。让我们都来做那一阵清风,将恶念贪欲吹走,把道德、心法重拾:

把对家人的关怀与付出,扩大到左邻右舍、老弱妇孺;把最真挚的笑容,带给每个你所遇到的人。这份坦诚的心意,就会如清风似地吹开人们早已冻结了的心灵,推倒人们心间往日筑起的高墙。增进彼此之间的和谐与理解。

用一颗充满韧性、充满包容、充满喜乐的柔软的心,面对人际间种种的猜忌刻薄;不如意时的懊恼难过;遭遇挫折后的焦躁沮丧。让它像清风似的拂掉你武装的面具,僵硬的表情,淡漠的神态,化解危机。

本着为别人设想的理念,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体谅对方的处境,试着理解对方的心态……。这种先他后我的无私作风,就是一股清风,涤尽彼此之间的扞格与对立,清除双方沟通的障碍与阻挠。

让我们都真诚坦荡,用心相待,守信不欺,宽容忍让,重寻古风,遵循古礼,恢复固有道德。人人是缕清风,家家“座有清风”。

让我们做匡正社会风气的清风!让我们做提升国民道德的清风!今日些微的付出,就是明日汇聚的清流;此时点滴的努力,就是将来导正的力量。

别嫌烦!别泄气!让我们人人都做一缕细微的清风,家家吹起阵阵的清风,让缕缕清风,座座清风汇成强大的、崭新的、干净的股股清风,川流不息的扫尽阴霾、荡尽尘垢,将社会的歪风邪俗导正,把民间的异端恶习破除,将人心道德提升,把安祥和善重建!@*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每回见到这句话,就会让我想起国小三年级时发生的一段往事。有次上课铃响之际,我和一位同学不知为了何故竟发生口角争执,祇差一点没有动手打起来。就在气氛变僵的那一刻,已在门口悄然站立多时也看到这一幕的班导师,立刻将我们两个叫到讲台前,原以为老师要处罚我们,不料,他却是不疾不徐的对全班同学讲了一个故事。
  • 好雨懂得满足客观需求,当万物萌芽生长的春天,它就适时的来了。好雨随着和风,在人们酣睡的夜晚,悄悄地降临,雨点是那么的纤细,默默无声的滋润着万物,不露行藏、不求人知。
  •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此名句出自于唐朝王翰的〈凉州词〉,诗文的原句是:“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 人类的一切活动作为,最终只是一步步踏向死亡的过程而已。生死世界是永无可能沟通的两重世界。人间的一切恩情厚爱,都在交界处化成过眼云烟,无处追寻。所以,死亡是最萦绕人心的问题,多少人为之低回,为之伤怀。
  • 竹子在自然界中是那样的朴素无华,她没有玫瑰和牡丹那样的娇艳俏丽,也无铃兰、茉莉那样的葱郁芳馨,但是翠竹美而不俗,淡中有雅,具有正直、 高尚、虚而有节、不慕荣华的品格;又因为她终年常绿,所以又是刚强、忠贞、美好的标志;再加上她不畏严寒、不惧炎热,而且生长较快,因此也是奋发向上的象征。
  • 好逸恶劳、嫌贫爱富是人性的通病。贫穷本身不是罪恶,但却是一把逼人犯罪的利刃,而现实生活的压力,也实在非常可怕,为了求生存,有时即使只为一口饭,也可能会有人铤而走险。幸好,道德礼教的规范与约束,带来了五千年悠久的传统文化,维系民族的命脉于不坠。
  • 古代的读书人接受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气度宽宏,眼光远大而刚毅果断。因此每当我的学生们毕业与我分手之时,我最喜欢写给他们的留言就是曾子的名句:“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 不同的思想境界就会有不同的志向,对一个想要有所作为的人来说,就必须具有远大的抱负和坚强的意志。一个人无论地位高低,处境好坏,如果他有远大的志向,并且能在苦难中坚定自己的修行,就能磨砺出坚强的意志和百折不挠的品格。
  • 彩袖殷勤捧玉钟,当年拼却醉颜红。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
    从别后,忆相逢,几回魂梦与君同。今宵賸把银釭照,犹恐相逢是梦中。
  • 古人云:“小不忍则乱大谋”。为人处世如果能够忍辱负重,那就是一种韬晦、涵养、胸襟宽广和目光远大的象征。在中国古代,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忍辱负重得以复国,韩信忍受胯下之耻而最终成就大业。不断追求个人品德修养的提高,是儒家传统文化的显着特征之一。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