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脱不必要的悲观论

让你、我的钱,不再迷路(7)

一如历史的见证,人类是否有机会克服难关?

罗先(Na Shine) 、李明露(LeeMyoung-Lo)

标签:

从上述的对谈中,有时会发现许多人对经济的看法比较悲观。而在这些悲观论的背后,多半是因着对目前经济问题的根源有着错误的误解及政府的谬误政策而来。

这些悲观论普遍过分执著于价格的变动,一旦发现股价指数守不住多少线得时候,他们就会觉得大盘恐怕撑不下;或是发现利率或汇率上升到某一条线以上时,他们也会开始担忧代志大条了。

然而,这些指标不过是在反映目前的经济情况或是投资人的情绪等等,许多状况实际上都跟经济活动无关的。

尤其是在目前这样的经济情况下,这种灾难的发生或然率可能是百年也难得一见;可惜的是笔者手边目前没有太多的历史资料可供参考,所以难以针对统计多做说明。

因此换句话说,即便股票反弹到了某一个程度,也不见得是在反映景气的复苏。相反的,当股票跌到某个水准之下时,大家也不用太过担心天会塌下来……。

这些指标纯粹是在反映目前的经济活动和物价,我们必须真正担心的是政府的错误施政与投资计划。
目前的社会正处于所有的领域都在寻找“自我定位”的过程。不幸的是,各国的政府与央行却在这个关键时刻搅乱过程,并且企图阻扰价格的下跌。

幸运的是,市场机智地识破了他们所在推动的政策危险性,并且率先予以修正。从股票和债券利率的变动上就可得知,这个修正工程进行得非常迅速。

而其快速的程度更是令许多人叹为观止,原本认为至少要一年才能复元的价格变动,居然就在短短2至3个之内就呈现出效果。

就连美国房地产价格,在泡沫地区也已经下跌30~40%以上,而这即表示价格寻求回归本位的过程,正在加速进行中。

这是透过网际网路的资讯化所导致,社会中所需要的资讯不再拘限于少数几个专家身上,而是向市场所有的参与全体快速传播的关系。

于是,尽管主要舆论媒体发布的均是玫瑰色的蓝图,市场参与者通常还是会透过网际网路取得正确情报,迅速地参与发掘(price discovery)价格的任务中。

此外,透过网路的传播,我们可以看见市场参与者适时分辨危险并且及时应对的状况。

例如,懂得避该风险较高的投资,试着减少向银行贷款的比例,以及发现一般人正在为了避险,进而持有少量黄金的情形等等。

有鉴于此,我自己倒是抱持希望,认为景气复苏的时期可能比预测中来得更快。价格越是被快速修正,景气恢复的时机也将会越快来到,房地产或股票的价格也会跟着被迅速修正,而这正是告知经济将在快速复元的前驱信号。

至于对储蓄和消费错误的误解,通常会引来另一个截然不同的悲观论。有些人对于民众增加储蓄、减少消费会感到不安,认为消费的减少,将会导致景气衰退的深化。

事实上,储蓄在解决目前紧急金融问题上,帮助颇大。银行在此之前,以杠杆原理出借了太多的钱,所以正处于急需资金的状态。

因此,各位的储蓄当然能够帮助并且有助于稳定银行的经营。此外,储蓄能够让银行增加放款,带来新的投资,促成新的消费循环。换言之,各位的储蓄结必定能够带来其他地方的消费。

储蓄与消费无法一分为二地断定储蓄是好事,消费便是坏事,或者说储蓄是坏事,消费却是好事。

储蓄与消费是依据市场情况,把两者的比例略作转换,让经济活动发挥到最佳状态的一种调节。

增加储蓄对于目前的经济状况反而是一个迫切且非常正面的事情,这当然是一个利多消息,可说是提前拉拢景气复苏的肯定指标。

目前的情况正好处在价格寻求回归本位的过程上。然而,可以看到的是市场参与者的恐惧,有时会陷入超出危险度以上,甚至已达“末世论”(世界末日)的严重程度。

认为股票市场走到最后必定会倒闭,世界撑到最后也会消极地走向共产主义的社会结构,甚至于觉得所有的货币都会贬值成为一文不值的卫生纸碎片。

事实上,只要各位能够适时的妥善处理,对未来的不安其实只是一场不会面临任何问题的恐惧。市场自从人类开始透过“以物易物”交易以来便存在至今。

股市、债券市场同样也是在历经1873年、1901年、1929年、1987年等几次暴跌期之后继续存在着。

步论政府和中央银行用何种方式搅乱市场并且企图改变规则,可预见的是市场依然能够成形,并且达成基本机能的“以物易物”交易。

据说,由于技术和生产性的发达,目前的社会即便只有8%的人从事生产,也足以养活全人类。这些8%的人若是只想着自己有得吃就好,那就不需要去生产这么多的盈余量。

由于本身想要拥有其他服务和商品的欲念催生,农夫、渔夫们通常会因而产出更多的数量。只要再稍微多做一点工作,就可以贩售盈余生产物来购买漂亮的衣裳,到风景优美的名胜去游玩,试问有谁会不要?

只要再多辛苦一点,就可以换一台更容易耕作的新型机器,哪有不要的道理?而这就是经济的基本过度生产与盈余数量之间的交换;而社会透过这种机制,将可变得更多元化与稳定发展。

在悲观主义蔓延的社会里,总是会有恶意迫害和逃避现实等的社会问题产生。想当然尔,如此一来就会发生试图在不相干的地方,找到可以解决眼前经济问题的非理性行为。

试举曾经发生过的右派为例,诸如劳动争议和舆论盲目的煽动等;若以左派为例,则是以市场与资本主义的根本问题,帝国主义的阴谋论等出现悪意迫害的情况为主。这两大派系多少都有自己奉行的理论。

只不过我们所忧虑的是,他们全体要求的是政府的强力管理以及个人自由和人权的限制。

另一个情形是逃避现实,难免会造成在混沌的社会中,大家为了忘记苦不堪言的现实,进而依赖似是而非的宗教信仰和酗酒、嗑药等社会问题上。

这类的社会问题当然也会引发严重事件,不过正如同历史的证明,人类在这一次的经济危机中,同样也能有智慧能够克服难关。

从这场经济危机中存活下来的社会,也就是对于个人自由和人权赋予最大保障的政府,是正直、勤勉的人们为没有泡沫化存在的社会,制造需要且有益的商品和服务的社会。

对于负债通货紧缩的进行与金融体制的认知,目前的市场参与者将对我们的未来带来巨大改变。例如对风险的认知与技术提升,赋予储蓄与劳动更高的价值等等。

一如康德拉季耶夫(Nikolai D.Kondratieff)对K-周期的说明,改变我们世代行为与习惯的巨大变革正在进行,这是在持续的股票与房地产价格起伏当中,我们的负债都将会消失的一段痛苦转变。

只是一旦事过境迁后,这些行为和习惯至少都会持续一个世纪那么久的趋势变化。唯有让局势演变至此,这才算是往我们的理想更迈进一步的时刻。@(本文完)

摘编自 《贬值密码》 宝鼎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工薪家庭理财形式
我的目标:40岁赚够1000万就退休
学童理财课程 培养金钱概念
蜥蜴脑聪明理财术(2)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