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品质是王道 他的黄瓜算条卖

人气: 2
【字号】    
   标签: tags: ,

【大纪元10月24日讯】〔自由时报记者侯千绢/里港报导〕“农民可以有不一样的选择”﹗日前小黄瓜生产过剩,农委会收购小黄瓜销毁,郭丈祯却以“条”为计量单位,卖出高于政府收购价8倍的小黄瓜﹔风灾让芭乐产量锐减,郭杖祯以“颗”计算,被订单追着跑,逆中求胜的秘诀是颠覆传统农业行销,严格执行农产品分级,用品牌走出不一样的农业路。

屏东有3百多个农业生产合作社,成立6年的大和异军突起,品质及价位总是明显高于市场价格,农民不再处于被动地位。

以目前市场抢手的芭乐来说,大和去年3月拿到屏东第1个生产履历,立即试销外国市场,以高品质换来订单,今年正式外销加拿大、新加坡、香港、中国等市场,外销订单不断下,却遇上88水灾损失18万颗芭乐,有订单却交不出货,最近复育后开始外销,今年的外销比重仅占4成,未来目标是提高到7成。

郭丈祯分析,目前芭乐内销市场供不应求,果菜市场交易价格约在3、40元,但外销价格至少增加4成。

至于小黄瓜,这个月初因为生产过剩,农委会启动购储机制,每公斤收购价4元,大和合作社却接到小包装的订单,但每公斤售价高出政府收购价的8倍以上,完全不担心生产过剩。

曾在农会工作8年的郭丈祯深知产销问题,做法更是不按牌理出牌,靠得精确且细微的分级,一条一条卖黄瓜,一颗颗卖芭乐。

举例来说,他的小黄瓜细分到6种尺寸,装箱更是从箱底倒着装,完全没“货底”﹔至于外销芭乐每颗都在450公克以上,每箱20颗,整箱品质一致,郭丈祯希望透过大和的生产模式,让农民知道品质才是生存的王道。

(http://www.dajiyuan.com)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