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都市报: 甲流“入学”记

标签: ,

摘要:甲流已游荡半年,至今仍无退意。最近一两个月,它突然发力,从大城市流窜到中小城市,乃至农村,行踪遍布内地31个省区市。

7月1日,北京市朝阳区南湖中园小学7人被确诊,隔离在酒店观察的小学生被转移

9月13日发生聚集性甲型H1N1流感病例的黑龙江大学,16日8时开始全面停课。

9月6日,在西安文理学院门口,家长隔着电动门为学生送生活用品。

9月7日下午,惠州学院门口2名校医正在对每个进入惠州学院的人测量体温,凡是体温超过38°的不能进入学校。

  ■“甲流疫情在中国的传播已经进入‘第二波’。”
  ■开始向中小型城市以及中西部地区传播。
  ■发病主要是以本土病例为主,聚集性为多,且患病人数增长迅猛。

  甲流已游荡半年,至今仍无退意。最近一两个月,它突然发力,从大城市流窜到中小城市,乃至农村,行踪遍布内地31个省区市。

 其他病毒6个月才能跑到的地方,甲流6周就能窜过去。按世卫组织总干事陈冯富珍的话说,传播速度之快几乎前所未有,出乎意料。卫生部通报显示,9月11日15时至9月14日15时,仅仅3日,中国内地就新增甲流确诊病例1598例。

 中招者,从一个一个的,转为一群一群的,尤以学生为多。卫生部卫生应急办公室副主任梁万年透露,内地已经接报的200多起聚集性疫情中,八成以上为学生感染。

“甲流疫情在中国的传播已经进入‘第二波’。”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曾光表示,这意味着甲流变得更加难以监控。

目前来看,秋季内地的甲流疫情主要是伴随学校开学而蔓延。但曾光指出,这只是疫情的表面特征,实际上疫情的走势还有一根线,那就是由原来在大城市开始向中小型城市以及中西部地区传播。这将对疫情防控带来更大的挑战和冲击。

就“第二波”疫情所呈现的新特点,曾光分析指出,最初疫情传入时,是以境外输入为主,而且是渐进式的。但这一次不同,发病主要是以本土病例为主,而且聚集性多,患病人数增长迅猛。

今年8月底,河南洛阳新安确诊80例甲流学生,根据公开报道的信息,我们发现这是目前频发的聚集性疫情中病例人数最多的一起。而它正吻合目前疫情新走势的几个特点。走近这个样本,其中的若干细节颇为引人深思。

面对甲流这个目前还显得温柔的入侵者,我们真的准备好了吗?

4天确诊80例

洛阳市新安县第三高级中学(下称“三高”)高二学生小静没想到,传说中的甲流会来到眼皮底下。

8月27日中午,小静感到浑身不舒服,发烧,头疼,咳嗽,乏力。一量体温,38℃度多。午觉醒来再量,39℃多。她赶紧跑到校外一家小诊所。一瓶药液滴入身体后,好了,医生说是感冒。

第二天下午,小静再次变得滚烫,咳嗽。她换了一家诊所,输液后,体温不降反升。补了一针,高烧才渐去。

第三天一早,听说学校有人被查出甲流,小静骤然紧张,尽管体温正常,还是立刻跑到新安县人民医院检查。医生说,医院已收治很多甲流疑似和确诊患者,病房满员,让她去县第二人民医院。赶到县第二人民医院(下称“二院”)时,她突然又烧起来,一量,38℃多,被列为疑似病例,就地住院。

正是小静住院这天,新安被确认有甲流集中暴发,而且患者大多与她同校同级。

  小静不知道,就在她第一次发烧时,县卫生部门开始怀疑甲流上门了。

  同样是8月27日,“三高”另一名发高烧的高二学生走入县人民医院,接诊医生想到了甲流。很快,医院将这一情况上报县疾控中心。

  第二天,县疾控中心派人前往“三高”对高二学生晨检。官方说法是,一下查出34人体温超过38℃。小静记得,她们班一多半人体温偏高,有两三个超过39℃。

  当天下午,洛阳市疾控中心流感实验室传来消息,县里送检的9例流感样病例采集咽拭子中,有5例呈“甲型流感阳性”。

  为复核结果,9例标本又被送到河南省疾控中心。

  第三天清晨,省里来话:有8例为“甲型流感阳性”。这意味着,甲流在新安已集中暴发。

  甲流来势汹汹,到第四天,新安已确诊80例,绝大多数是“三高”学生。

  与此同时,各省市区频频传出校园发生疫情的消息。卫生部卫生应急办公室副主任梁万年说,6月下旬以来,内地开始出现聚集性疫情。截至9月11日,共接报207起,其中90%发生在8月份以来,87%与学生相关。

  公开报道显示,新安校园疫情是目前频发的聚集性疫情中病例人数最多的一起。

  在梁万年看来,甲流进校园在意料中。他解释说,秋天本来就是流感多发期,学校里聚集的又是易感人群,再加上甲流病毒传播速度快,比普通流感更易集中暴发。

  事实上,新安校园疫情背后似有更多原因。

无所防备的学校

  仔细回想,小静似能看到甲流是怎样一步步走到“三高”的。

  4月27日,家住大型养猪场旁的墨西哥5岁男孩埃德加被确诊为世界首例甲流患者。两三天后,中国卫生部、教育部即联合发文,要求各类学校,特别是中小 学、幼儿园、托儿所,要对学生晨检,对因病缺勤的倒追病因,登记备案,做到甲流患者的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5月中旬,中国确诊首例甲流患者。适逢中考高考临近,卫生部、教育部再次强调,各类学校要做晨检。

  这些文件在小静的生活中毫无留痕,老师不曾告诉他们甲流是何物、怎么防甲流,更未让他们每日量体温。

  小静也没有其他机会认识甲流。她家住县城四五十公里外的山村,一个月才能放一个大假,休两天,回趟家。平日里,一周只能歇半天。她整天面对的是老师、同学、书本,报纸、电视、网路这些了解大千世界的窗口,基本与她无缘。

  整个“三高”,90%的学生来自农村,和小静一样信息闭塞。小静说,因为学习紧张,即使是家住县城的走读生,对外面世界的了解并不比她多。

  新学期到来时,小静同样没感到预防甲流的气息。

  开学前一周内,有没有出现过流感症状,如发热、咳嗽、咽痛等,有没有接触过流感症状患者,有没有外出旅行……诸如此类的询问,小静去报到时并没遇到。开学后,仍然没晨检,仍然没老师讲怎么预防甲流等呼吸道传染病。
  甲流首先袭击“三高”的高二并非偶然。

  小静说,高二总共12个班,教室在一栋七层楼的三四层,楼下一、二层是食堂,楼上五、六、七层宿舍。三、四楼的两头,各有一个厕所,她去那里时常常掩鼻而行。

  小静以为,最大的问题是教室通风不畅,教室内外的异味难以散尽,并且光线不好,白天上课都要开灯。按照她的描述,教室分立在走廊两边,三面是墙,一面是窗,屋里闷闷的。在另外两栋楼内的高一、高三教室则两面有窗,通透许多。

  在新安,“三高”对甲流的漫不经心并非个案,另有几所学校的师生告诉记者,他们那里也没防过甲流,疫情出现后才开始天天量体温。

提前开学,班级超载

  “这是一起典型的责任事故,一定要严肃追查相关人员责任。”河南省教育厅厅长蒋笃运口气严厉,“该学校违反规定,提前组织学生上课,没有严格执行晨检制度。”

  关于“提前上课”的具体时间,三高”副校长朱新洛的回答是“8月20号”,事实上,这个答案只说对了一小部分,多名学生称,高三早在7月31日已经开学,高二其次,8月18日,高一最后,8月20日,县城5所普高基本都这样。

  “河南人太多,高考压力大,学校恨不得不放假,一天当两天用。”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高中老师以为,学校最早出现甲流,很可能跟班级太大有关。

  小静说,他们班一共69人。高一男生小林说,他们班76人。高三女生小钰说,他们班70人。“三高”全校41个班,各班人数都在70人左右。

  一般认为,在中小学校,46-55人为“大班额”,56-65人为“超大班额”,66人以上为“特大班额”。参照此标准,“三高”无疑严重超载。

  新安的高中,班级超载是普遍现象。新安在洛阳属教育强县,高考成绩连续4年位居全市之首,今年又出了个市文科状元,周边地区不少学生慕名前来就读,好 不热闹。县第二高级中学(下称“二高”)复读生严兰说,他们班87人,前后两排课桌间刚够人容身坐下。她在中间位置,课间如果没有要紧事,一般不会出去溜 达,“有的补习班比我们还挤,超过90人。”

  班级超载不止是一校一县的老问题,早已波及整个河南的中小学,特别是重点学校重点班。河南省副省长徐济超不久前透露,去年全省高中、初中、小学平均班额分别为67.84人、61.17人和41.08人,前两者均超出国家规定的班额较多,在部分地区,后者也同样超标。

  徐济超定下的瘦身目标是,力争用3-5年时间,使全省小学、中学班额分别控制在45人、50人以下。
转换为:

废弃医院应急变身

  甲流突至新安,惊动了河南省委书记徐光春,省委副书记、省长郭庚茂,两人均作出批示。疫情也惊动了卫生部中国疾控中心,该中心病毒所所长李德新特地赶来了解情况。县委县政府更是如临大敌,县委书记王敬林亲自牵头防控甲流,定下“不蔓延、不死人、不恐慌”的目标。

  小静住院那天,“三高”开始全校放假一周,小林、小钰坐着县里派来的车回到山村,“二高”等已经开学的学校则继续上课,但多了晨检、午检,多了一堂甲流课。还没开学的学校,将推迟一周上课。

  被隔离治疗的日子里,小静感觉受宠若惊。她手上有《雾都孤儿》、《十日谈》、《朱自清散文集》等崭新的小说可读,有收音机可听,还有动画片《喜洋洋和 灰太狼》、湖南卫视的“快乐女生”可看,想妈妈时有免费电话可打,偶然之间,还能和同样来自“三高”的病友打扑克斗地主。

  给小静带来快乐的这些物件,都是县里买来的。县委宣传部副部长王书林说,为稳定学生情绪,县里拨款10万元,买了150部收音机、70多台电视机、十几部电话等给他们用。

  输液吃药,伙食住宿,小静不需掏一分钱,基本由政府买单。而两个月前,一名法国小伙子因甲流入住昆明一家医院,出院时拿到的账单显示,他花了3000元人民币。

  梁万年曾在一次甲流防控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今后给排查治疗甲流时,将向患者适当收取费用。较大规模聚集性疫情出现时,这个想法很少付诸实施。

  小静的病床是从其他患者屁股底下“抢”过来的。疫情发生后,她所住的“二院”被定为防治甲流定点医院,原有的近百名住院患者全部被转走,其中有人是住了8年的高位截瘫患者,有人是刚做过手术的重病号。

  一下涌来几十个“小静”,甲流诊疗中很可能用到的除颤仪、心电监护仪、X光机等明显不够,“二院”一口气买进十多台。
  随后还会出现多少个“小静”,谁也不敢断言,县里只能做最坏打算,尽量多地增设床位,甚至增设备用医院。特殊时刻,效率奇高。只用了30个小时,城郊 一所原本废弃多年、荒草丛生、垃圾遍地、水电不通的医院就摇身变成了可以接纳病人的备用医院,心电监护仪、移动B超、呼吸机等医疗设备全是新买的,医护人 员有半数是从洛阳抽调而来。

  小静幸运到底。被隔离治疗7天,她的病友换了好多个,其中六七个被确诊为甲流后转走,她则幸运地一直留在“疑似病例”之列,直至回家。

  整个“三高”疫情似乎是虚惊一场,小静出院时,官方消息称,一大半确诊甲流患者已痊愈。

  不料,十来天后又传出消息,“二高”几十个学生疑似甲流。

 被轻视的“温柔”

  “刚知道自己是疑似病例时,可害怕了。但到病房一看,大家都好好的,我就不怕了。”在小静眼中,被确诊为甲流的同学也没把甲流当回事,与她告别时显得轻松。

  校园和医院之外,甲流更被“轻视”。

  9月11日,记者穿行于新安县城商业繁华区,看不到一个戴口罩的,个别宾馆门口所设体温测量处成了摆设。王姓计程车师傅告诉记者,甲流刚出现时也这样,茶余饭后人们会议论,但仅止于好奇,因为电视里说,甲流可防、可控、可治。

  甲流这个侵略者,目前还不凶猛。卫生部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9月11日,中国内地累计报告甲流患者7505例,其中3例属重症患者,没有一例因甲流而死亡。

  放眼世界,甲流同样温和。世卫组织公告称,截至9月11日,累计接报甲流病例28万例,其中3200多人死亡,致死率不及普通流感。

  陈冯富珍也表示,世界各国经验表明,绝大多数甲流患者症状轻微,一周内就可痊愈,其中相当一部分无需接受任何形式的治疗。

  人们现在似乎更能理解,日本前任首相麻生太郎当初为何反对世卫组织将流感大流行警告级别从5级升至6级,他的“甲流可在短期内治好”并非虚词。不可否认,这只是理由之一,更深层的考虑可能是怕拖累经济。

  一再提高警告级别,对甲流的反应是否过度?此类质疑不断被抛到世卫组织面前。

  陈冯富珍毫不妥协,坚称世卫组织只是按照现有标准发布疫情警告。她在多个场合解释说,流感大流行是指流感病毒的影响范围,而不是病毒的严重程度和死亡 人数,6级警告,仅仅意味着病毒持续的人际间传播地带已超出北美,蔓延至其他地区许多国家,“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预防更严重的情况发生”。

  中国也面临着同样的质疑:有无必要投入巨大的人力财力在学校等人群密集区严阵以待防甲流。

  曾光以为,不能因为多数甲流患者病情轻微、甲流病毒没有变异就麻痹大意,中国流动人口多,高危人群数量庞大,医疗救治能力是个软肋,必须适当从严防控甲流,接下来,疫情可能从学校扩散至工厂、企业等人群密集区。

  1918年大流感曾夺走数千万人的生命,疫情从露头到面目狰狞,一共用了半年时间。甲流已游荡半年,杀伤力并未见长,但世卫组织仍不敢放松警惕,因为它的病毒毒力和变异方向尚不清楚,比如为什么有些患者能自愈,有些患者却丢了性命。

  世卫专家近日公开宣称,此次甲流大概要持续一到两年,届时全球1/3的人口会感染甲流,疫情会遍及世界的每个角落。消息出来,毫无波澜,人们越来越把甲流与普通流感等同视之。
仍不明了的真相

  普通民众已能用平常心对待甲流,新安县官方对疫情之事却是过度紧张。

  “全县一共收治了多少甲流患者,其中多少确诊病例?”9月11日,本报记者在县委宣传部采访时问。

  “疑似病例83例,确诊病例80例,没有一例是重症,目前大部分已经痊愈出院,只有十几个还在住院,甲流基本过去了。”该部副部长王书林说。

  “省里说这次甲流是责任事故,要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有谁被查吗?”对于这个问题,王书林一口否认。而知情人士称,有“三高”负责人被控制,具体怎么处理还没定。

  “听说‘二高’出现了几十个疑似病例,是真的吗?”对记者的追问,王书林婉转地予以否认。

  实际情况似乎并非如此。去县委宣传部之前,记者在县人民医院见到一名正被隔离观察的女孩,她说自己是“二高”学生,刚进来一天,一起被送进医院的同学有好几个。

  记者第二天再去县人民医院时,那名女孩已被转走,但仍有“二高”学生。一名“二高”男生隔着玻璃告诉记者,他两天前被送进医院,当时体温37.7℃,住院后很快退烧,是不是甲流,医生没有告诉他。据他所知,另有六七名“二高”学生住在这里。

  在另一个收治甲流患者的医院———县第二人民医院,一保安指着住院部告诉记者,几乎每个病房都有甲流病人,绝大多数是“二高”学生。旁边一名戴口罩的女工作人员补充说,“刚出院几个‘三高’学生,现在只剩‘二高’的了。”说话之时,病房里有人朝这边看过来。

  住院部的楼房一共四层,呈L形。记者从单面粗略数了下,每层楼有十几个窗户。院方的公开说法是,可接纳患者的房间有60间。

  另外两件事也颇能说明问题。

  9月11日,“三高”的小钰和“二高”的严兰都被老师通知:学校放假,几时复课再等通知。在家要每天自测体温,早中晚各一次,然后打电话向老师汇报。至于为何放假,老师没有提及,不过小钰和严兰断言,肯定与甲流有关。

  突然放假的不止“三高”、“二高”,而是全县学校。

  在新安县政府网抗击甲流专题中,有关本地疫情的最近一篇文字是在9月14日,紧急通知全县各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强化甲流防控工作,而上一篇有关本地疫情 的文字发布于9月4日。中间停顿10天后重提甲流,并称“防控形势非常严峻”,要求各单位每天晨检、每天汇报情况,这些无疑暗示着什么。

  记者走访了“二高”附近的几个餐馆、商店,店老板们说法一致:不少“二高”学生被送往医院。至于多少则说法不一,从二三十到五六十,都有。

  对于甲流,县卫生局同样不愿多谈,即使面对“疫情发生后局里采取了哪些措施”之类的常规问题,受访领导显得相当警惕。至于“二高”之事,轻描淡写地说“没啥事没啥事”。县教育局则以领导下乡检查工作为由婉拒采访。

  根据规定,传染病暴发、流行时,由卫生部或省区市级卫生行政部门向社会公布本行政区域的传染病疫情信息。截至记者发稿时,河南省卫生厅没有更新新安疫情通报。

  在聚集性疫情中,校园疫情相对容易早发现、早控制。工程院院士钟南山日前提醒,有心脏病等基础疾病的学生要小心,尽量不到公共场所,同时注意空气流 通,打开窗户、风扇,因为全世界目前出现的甲流死亡病例和重症患者,绝大多数有基础疾病。(应采访对象要求,文中小静、小林、小钰、严兰均为化名)

相关新闻
“南洋冰室”开幕 视后林夏薇亲临大马剪彩
享跨年优惠 排毒养颜 冬季更养生
一生中必看的经典儿童文学作品(一)
美容技术最新流行语:Opus Plasma等离子技术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