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慧玲:暗星萨伐旅

胡慧玲

人气 5
标签: ,

【大纪元2月9日讯】保罗.索鲁是个“自找苦吃”型的旅人。

他曾经从麻州梅德福的家,搭火车从北美洲、中美洲直达南美洲尾端,写成《老巴塔哥尼亚快车》;曾经乘大众交通工具,周游地中海,写成《赫丘力士之柱》;曾经 划独木舟,邮差送信般拜访星状诸岛,写成《大洋洲的逍遥列岛》;曾经沿着英国海岸线锯齿状逡巡,写成《到英国的理由》。

他博学强记,又疑似自虐狂倾向,苦行僧似的完成一趟趟不可思议的大旅行,随后出版一册册厚厚的游记。他遇人遇事,态度厌烦,落笔为文,尖酸讥诮,一边走一边嫌,我心想:“干嘛,有谁拿刀抵住脖子强押你旅行吗?”

但我又一本本找来读,有的反复读,有的跳着读,有的无法终篇。大抵也是一边读一边嫌,难免自嘲:“干嘛,有谁拿刀抵住脖子强押你读吗?”雷同的是自虐狂倾向。

二○○一年保罗.索鲁又来了。他计划从开罗走到开普敦,纵贯非洲黑暗大陆。理由是,“从非洲传出来的全都是坏消息。正因为如此,我才想去那儿。”即使他已是旅行老手,但前往非洲,依然引起亲友们的关切和哀悼,“就像预先演练了我的死亡般振奋人心。”

但他说,“我并不惶恐。旅者的自负就是他将埋头走进未知。最好的旅行是黑暗中的一跃。如果是个熟悉又友善的目的地,有什么好去的?”

他的旅行特色是慢,很慢,极慢,“既然我有大把的时间,而且没有压力│或许我可以把点和点之间连起来,横越边境,去看看非洲内陆 ,而不是在首都之间蜻蜓点水,只接触到猛献殷勤的导游。”

如果说,这本《暗星萨伐旅》与之前的游记有何不同,明显的是,保罗.索鲁竟然慈眉善目起来了。他竟然“想去感受那个地方的广大,大到足以装下许多尚未诉说的故事,大到足以容纳一些希望、一些喜感,以及一些甜蜜。”

我猜想,可能是年纪上了六十,可能是他重履青壮期时的旧地,人生由此转折│他大学毕业,二十几岁郎当,曾参加和平团,在马拉威的丛林学校任教,又在乌干达的大学教书│昔日旧识,有人已当上首相,有人得了诺贝尔文学奖。也可能是,旅途中,获悉自己入围诺贝尔文学奖。

书的解题,萨伐旅〈safari〉这个史瓦希利的字,意思是旅行,某人正在萨伐旅,意指离开,且联络不到。│白天,他搭火车、卡车、牛车、船舶,奔波于沙尘和四起的枪声;夜晚,在旅店,他构思撰写长篇情色小说。旅行结束,小说也誊写完毕。

自找苦吃的保罗.索鲁说;“我曾觉得想吐、无力,但从未觉得厌烦;事实上,这是趟开心之旅,也是趟启发之旅。”

──原载《TaiwanNews财经文化周刊》(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观点和陈述

相关新闻
胡慧玲:光与影的一生
胡慧玲:吴松明的龙眼树下
胡慧玲:莎士比亚书店
胡慧玲:常常旅行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