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仁寿:和为贵?

杨仁寿(云林科技大学企管系教授)

人气 3

【大纪元4月2日讯】当企业开始划分单位,由于各单位的观点立场、与利益不同,当他们共同决策或需要彼此配合时,便可能产生冲突。事实上,企业内的冲突是常态,合作无间是用心经营才能达到的。

冲突对企业一定是不好的吗?其实不然。如果将冲突分为认知冲突与情感冲突,认知冲突对企业决策绩效通常是正面的,情感冲突则是负面的。认知冲突是任务导向的,是在达成任务过程中,为了得到最好的结果,因意见上不同而产生的冲突。情感冲突是情绪导向的,是因为无法相互包容与彼此怨怼所产生人际关系上的冲突。

产生认知冲突时,因为看法上的不同,会刺激大家对问题有更深入与完整的探讨,刺激创造力与创新,使企业因而更能适应环境;同时,因促进彼此观点的理解,对决策结果将更有承诺感与接受度,能提升各单位对后续决策的执行力与彼此的合作关系。情感冲突过程中,会因为愤怒、嘲讽、或退缩,而阻碍建设性互动,可能演变成输赢的零和关系,在企业决策中,会降低对决策结果的接受度与承诺,导致后续任务执行不力,并且伤害往后的协调与合作关系。但过多的认知冲突可能会升高到破坏人际关系,产生情感冲突,或者花费过多时间争论,产生议而不决。亦即过度的认知冲突,还是可能产生负面效果。

例如半导体业领导者Intel,其新进员工的第一门课是学习如何做“建设性的冲突”。在开会时,公司鼓励员工针对议题,对抗同事甚至是主管,希望员工发现问题时,要以正面的心态,即时与明确的指出问题。公司也训练员工倾听的技巧,让被对抗者可以很快抓住重点与反对者进行讨论,使得员工“吵架”的方式更精进、更有效率,让企业在冲突中获益。

那么,企业如何预防负面的冲突呢?包括(1)重新设计生产流程:让跨部门的相互依赖的程度减少,例如透过流程再造,将同一流程的事项统一为单一部门处理,像是将产品研发的事权统一由产品团队负责,避开原本产品研发过程中各部门的互动;(2)增设整合协调机制:例如除部门主管外,增设部门联络窗口,或者像是设立产销联合会议,让互动频繁的部门间多了沟通管道,以减少因沟通不良产生的冲突;(3)部门权责划分的检讨:尽量消除责任与决策权模糊地带,避免争权与推诿产生的冲突。◇
(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观点和陈述

相关新闻
罗郁棠:预测未来难 体验未来却容易!
李子衿:第二波金融海啸会不会到来?
杨仁寿:企业如何维持长期性的成功
李子衿:金融失序的根本原因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