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招姊手工粄条 承传客家古早味

人气 662
标签: ,

【大纪元4月9日讯】(大纪元记者简惠敏文字、摄影屏东报导) 说起粄条,对内埔乡民来说传承3代拥有80多年历史的“阿招姊粄条”,最为多数在地人所熟知。以古法、纯手工制作的客家粄条,那扎实、嫩Q带有浓醇米香的口感,煮汤、拌炒再加点肉燥和葱花,比起美浓粄条更令人怀念、更具家乡味。

81岁的阿招嬷做了近50年粄条,至今仍遵照老母亲传统的做法,坚持不用机器生产,使用具有百年历史的客家大灶烧着材火,蒸出一张张晶莹剔透洁白有如方形手帕的粄条,客家人俗称的“面帕粄”。阿招嬷说,制作粄条需用存放2年以上的在来米,浸泡之后磨成米浆稀释,放入方形平底盘,再置入传统大灶隔水蒸3分钟,此时粄条会膨涨凸起,待凉平整后取出才算完成。

“粄条蒸煮后膨涨凸起,这可是决定Q度重要的程序。”阿招嬷的大女儿王惠美 10多年前正式承接妈妈的手工粄条;她说,曾尝试只蒸2分钟,不待粄条膨涨即取出,结果虽熟但Q嫩度差很多,因此传统做法是马虎不得的。

手工做粄条是一件辛苦的工作,每天凌晨3点就开始工作,假日年节更是经常要从凌晨2点一直忙到晚上10点。王惠美对自家生产的粄条充满自信的说,机器和手工制作的不同在于,机器无法使用米浆制作,因为不能拉会断,只能使用玉米粉、在来米粉跟太白粉混合制作,生产出的粄条硬硬的、下锅很容易糊掉。

阿招嬷在年轻时先生即离开人世,她一辈子没改嫁,守着孩子走过艰辛漫长的岁月,客家女人的坚强与韧性在她身上一览无遗。阿招嬷回忆说,“当时两个女儿才1岁3个月及刚满月,若不是借着承传妈妈的粄条生意,每天工作10多个小时,无法养大两个孩子”。

王惠美承袭妈妈阿招嬷朴实、坚毅的性格,崇尚自然、传统、归真的饮食,母女2人坚信天然的食材、古早的做法,是最美味、健康的食物。(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新庄老街说历史 吃玩买全搞定
阿嬷的压箱宝 陈年菜脯鸡勾起古早味记忆
时机歹歹! 39元便当逗相报
2009烘焙展吹健康复古风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