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台在来米镉风险 高蓬莱米10倍

【字号】    
   标签: tags: ,

【大纪元6月11日讯】〔自由时报记者钟丽华/台北报导〕研究指出,在来米比蓬莱米容易受到土壤中的镉污染,在相同条件下,镉含量可相差高达十倍。学者建议,在污染风险较高的农地,农民应改种蓬莱米,才能确保食品安全。农粮署副署长游胜锋表示,会评估辅导农民改种的可能性。

?米就是俗称的“蓬莱米”,国人吃的白饭大都是蓬莱米;而籼米则是“在来米”,多做为萝卜糕、米粉、炒饭、发糕、碗粿等加工米食。根据农粮署统计,去年一期作共十四万八千公顷,其中蓬莱米为十二万九千公顷,在来米只有一万零六百公顷,分布在彰化、云嘉等地,糯米则不到八千五百公顷。

事实上,三年前彰化曾发生污染整治农地又种出镉米,但土壤含镉量远低于监测值,灌溉水源也未检出镉,当时的镉米是以在来米为主,环保署就曾经怀疑是品种问题,希望农委会厘清关联性,最后农委会内部也证实,在来米确实比蓬莱米容易受到镉污染。

台大农艺系教授高景辉曾以台农六十七号(?稻 )与台中在来一号进行试验,也出现此一现象。高景辉解释,不同品种稻米因叶片的蒸散作用不同,对镉的吸收力就有差异。以在来米而言,其荷尔蒙遇到镉后,会促使叶片气孔打开,蒸散作用比较强,因此出现拉力,将土壤中的镉吸收至作物;至于蓬莱米,遇镉后的蒸散作用并不强。

建议高风险农地 改种蓬莱米

台大农艺系教授郭华仁也说,中国江苏科技大学曾发表一篇论文指出,在条件完全相同环境下种植不同品种水稻,发现镉含量相差高达十倍。学者建议农政单位应辅导农民在土壤比较干净的农地种植在来米,而邻近工业区或有废弃电子产品的垃圾场则种植比较不怕镉的蓬莱米,才能避免镉米再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