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定罪率低 马法部任内肃贪争议多

人气: 4
【字号】    
   标签: tags: ,

【大纪元7月14日讯】〔自由时报记者项程镇/台北报导〕台湾总统马英九宣示的“三个月肃贪”本月8日届期,结果台湾国防部、法务部等提出来的肃贪报告,如预料之中引发外界訾议,不少民众忆起,马英九当年最引以为傲的肃贪查贿成绩,是他在八十三年担任法务部长期间,将全国各县市议会数十位正副议长候选人起诉;事隔十五年后的今天,重新检验马当初查贿绩效,发现起诉的三十二位正副议长候选人,有罪率竟然只有四十六.九%。

有人缠讼13年 堪称世界纪录

上述三十二位正副议长候选人中,已有十五位无罪确定,另二位公诉不受理。最快判决确定的是前台中县议长林敏霖,八十五年2月1日获最高法院判决无罪确定,最慢为前台中市议长郭晏生,竟拖到九十六年1月11日才获判二年3月徒刑定谳。

郭晏生案从检方发动侦查到法院结案,历经最高法院四度发回,台中高分院五度判决、四度更审,司法机关花十三年才能断定他贿选成立,到底是检方查贿时搜证不足,还是法院审理吹毛求疵,延宕案件正常进行,民众看来雾煞煞,但这样的司法效率或许已可列入金氏世界纪录。

当时国民党内也批办案粗糙

据了解,当年马英九当法务部长时查贿绩效,在国民党内也饱受质疑,鉴于不少人起诉后未能定罪,认为检方未严谨搜证、办案粗糙。相对的,不少民众也质疑检方在马部长带头下“全力冲绩效”的结果,造成许多被告讼累多年、最后无罪,使他们成为司法斲伤人权的最大被害人。

查贿当比赛 无形中侵害人权

台湾法治促进会理事长张学海说,当时检方在马部长“支持”下,查贿查得轰轰烈烈,但整个查贿像是一场竞赛,“看谁查得最多、办的层级最高”,在这样争先恐后氛围下办案,无形中人权就受到侵害了。

第一次政党轮替前,时任法务部长的叶金凤八十八年3月间发表“检察改革白皮书”,报告中也对侦办八十三年县市议会正副议长贿选案的司法效率颇为不满,提到当初连县市议员共起诉四百三十四人,但隔了四年,判决确定者只有一百零九人,其中定罪率只有六十一.四六%。

叶金凤在白皮书中坦言,涉案正副议长和县市议员任期已届满,有的还迈入新任期,但案子一直未定谳,检察署办案时应检讨过去的案例,改进侦办技巧,才能让贿选案在严密搜证下速审速结、无所遁形。

至于为何起诉这么多人却定罪率偏低,根据上述“检察改革白皮书”解释,认为是检察机关和审判机关的法律见解歧异,对于县市议员何时才算“有投票权之人”看法不一。

有法界人士指出,侦审一件贿选案要拖上数年、最长甚至十三年才能确定,检察官和法官可以有千百个理由来解释,却无视“迟来的正义不是正义”名言,何况案件审理中,前嘉义市议长萧登旺、前高雄县议长吴鹤松早已等不及最后结果而离开人世,这样旷日废时、品质有待商榷的司法诉讼,人民要向谁讨回公道?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