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步纽约哥伦比亚大学

李大卫

人气 40

到一个城市,除了看观光景点外,也要走走它的大学。大学校园是人文气息最浓厚的地方,因为那是知识与学术的殿堂。漫步在殿堂里,会别有一番感受与思维。比如到波士顿,那一定要到哈佛大学走走;到台北,就要走走台大的椰林大道;到新竹,要到清华大学看看;到台中,可别忽略了悠游森林里的东海大学,漫步一下文理大道;到台南,当然要到成大的榕园与成功湖畔散步一下。

纽约哥伦比亚大学校舍,从古典建筑中散发出人文的深度,这是漫步大学校园才特有的感动。(大纪元李大卫摄影)

在纽约,知名的学府很多,但都是散布在摩天大楼群中,通常没有校园。出了教室大楼,就是车水马龙的曼哈顿街头,就连著名的纽约大学(NYU)也是如此。像哥伦比亚大学因为在曼哈顿上城,拥有一个不算小的校园,那已经是非常难得了!

校园里的沈思者雕像,我思故我在嘛!嗯,可以嗅到浓浓的学术味。(大纪元李大卫摄影)

在台湾甚至中国,诺贝尔奖得主一只手就可以数出来。但哥伦比亚大学至目前为止,就有70位诺贝尔奖得主。美国报坛名人普立兹就是哥大新闻学院的创办人,众所周知,“普利兹奖”已经成为美国公认的新闻从业者的最高荣誉。

百老汇大道116街处,哥伦比亚大学的大门口。不要看好像不壮观,绝大部分纽约的学院大学连这样的大门都没有呢!(大纪元李大卫摄影)

哥伦比亚大学位于纽约市曼哈顿的晨边高地,濒临哈德逊河。在纽约人休闲的胜景中央公园北面,大门在百老汇大道116街口处,坐地铁红线1或 9即可到达。东侧建有世界第二大天主教教堂圣约翰教堂,它同时也是美国最大的教堂。从哥伦比亚大学出发去自由女神像、艺术家云集的格林威治村、卡内基音乐厅、大都会博物馆、第五大道和曼哈顿唐人街,都不到一个小时的路程。

哥伦比亚大学图书馆,也是融合了希腊列柱与罗马拱顶的建筑特色,下设22座分馆,藏书870万册。(大纪元李大卫摄影)

哥伦比亚大学是在1754年,根据英国国王乔治二世颁布的国王宪章而成立,命名为国王学院,是美洲大陆最古老的学院之一。美国独立战争后,为纪念哥伦布更名为哥伦比亚学院。1896年成为哥伦比亚大学,在2004年庆祝了建校250周年。

素朴但看起来很舒服的教学大楼。(大纪元李大卫摄影)

成立初期仅一间课室,一位教授及八名学生。现在,她已经是常春藤八大名校之一,教授三千多人,学生两万多人,校友25万人遍布世界150多个国家。学校每年经费预算约20亿美元,图书馆藏书870万册。因为其占尽纽约市地利,许多莘莘学子慕名而来。

哥大校园里,正要去上课的女学生和男教授。(大纪元李大卫摄影)

近代中国不少名人,如胡适、蒋梦麟、马寅初、冯友兰、吴文藻、宋子文、金岳霖、唐敖庆和顾维钧等都毕业于哥亚伦比亚大学。李政道先生也一直在哥大任教。国民党主席、台北市长马英九这回访美,在纽约也与哥伦比亚大学同学会会长牟珮谊见了面。

图书馆前的广场与喷泉池,平静中透露着知性与文化的气息。(大纪元李大卫摄影)

哥伦比亚的著名校友包括两位罗斯福总统,八名最高法院大法官和十位纽约州州长,艾森豪在当总统之前是哥大第13任校长。学术界为大家所熟知的人物,包括遗传学之父摩尔根,哲学大师杜威等。现任NBA总裁大卫斯特恩也是哥大校友。

哥大图书馆的近景。张忠谋先生说,一流的大学是指能够孕育未来国家领导人的地方!(大纪元李大卫摄影)

整个20世纪上半叶,哥伦比亚大学和哈佛大学、芝加哥大学一起被公认为美国高等教育的三强。2006年《美国新闻和世界报导》杂志公布该杂志评选的,哈佛、耶鲁和普林斯顿大学并列第一,哥伦比亚大学排名第八。

哥大校园里的几何形金属塑像作品。(大纪元李大卫摄影)

在建校之后的229年之中,这所美国名校却只招收清一色的男生,到1983年才招收一般本科女生。现在哥伦比亚大学下设16个学院,哥伦比亚大学图书馆下设22座分馆,藏书量达870万册。

三角形屋顶的行政校舍之一,恬淡中又带点古意。(大纪元李大卫摄影)

交通:

您可以搭地铁红线1或9,在116街哥伦比亚大学站下车,出口就可以看到大门。校园巡礼之后,可以往东到河边公园走走,欣赏哈德逊河边风光。也可往南走六条街,到中央公园北侧散步,那儿有个连成一串的湖及发现中心,还有个户外溜冰场与森林步道,是一般游客不会留意到的。

在校园漫步的男女同学,是不是给人一种想要再回校园读书的向往呢?(大纪元)

哥大校园里体操选手的艺术塑像。(大纪元李大卫摄影)


(http://www.dajiyuan.com)(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纽约进入旅游季 观光业面临挑战
【飞向欧洲】意大利威尼斯--圣马可广场
组图:韩国仁川樱花公园 花海美不胜收
组图:一览意大利名胜古迹 个个经典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