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台湾房地产】浅谈“租不如买”的不动产市场现象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8月25日讯】随着金融海啸的风浪趋于平缓,两岸的议题使台湾股市回温,连带使着房地产市场的买气、人气提升,加上先前央行连番调降存款利息更创造资金市场的宽松,在利率不断创新低、房贷负担减轻之下,建商莫不使出浑身解数利用媒体或不动产达人进行心战喊话,鼓吹无壳蜗牛赶快进场购屋。然而,“租不如买”的说法是经过仔细的财务估算?还是建商紧抓消费者心理的另类促销手法!可以参考以下的分析:

一、租的好处:

(一)没有庞大且长期的贷款压力。

(二)如果觉得居住环境不佳,只要依契约提前向房东提出解约,可选择搬至较好的地方,迁徙较为自由。

(三)不用负担房屋的折旧、各项税费。

(四)管线老旧损坏、天花板漏水等房屋的自然损坏可请房东处理。

(五)不用承担景气、房屋本身风水、凶宅、海砂屋或辐射屋等房屋折价的风险。

二、买的好处:

(一)除了天灾人祸外,不动产是一份永续的资产,有稳定性。

(二)可自住、可投资(不管是赚差价或收租金)两相宜。

(三)可强迫储蓄,当把钱放在不动产上,自然会减少其他方面的支出。

(四)如果不动产的区位好,可坐享因社会发展而增值的甜美果实。

(五)使用上只要不违反法令,可自由使用,不像租房子还要看房东脸色,或须经房东同意。

综上看来似乎租有租的好处、买有买的好处,并不是绝对的,但笔者看来买或租更应取决于当事人甚至是其家庭的经济条件及实际需求综合评估,才较为客观。

往往倡议“租不如买”是因为购屋环境的三低一高(自备款低、利息低、贷款门槛低、贷款成数高),钱存在银行没啥利息,股票、基金市场又大起大落如云霄飞车一般,所以大家纷纷寻找出路,不动产长期的保值与增值正好吸引了社会上大量的游资,但不动产的投资毕竟与买股票或基金的小额进出不同,动辄数百万、上千万的资金须放在不动产上二、三十年,实不可不慎。

举例说明:假设王先生、配偶与直系血亲卑亲属均无自有房屋,且无信用不良的情形,在台北市租一间三房的30年旧公寓,租金每月25000元,已存有自备款150万元,与太太每月家庭总收入为9万元,那么王先生家有能力购买多少钱的房子?

情况一:为免因购屋影响生活品质太多,通常会建议每月支付贷款金额不要超过家庭总收入的三分之一,当然购屋的区位也决定房屋的总价,及其替代性,如果王先生偏好居住于台北市内,故以每月3万元的还款能力、年利率1.325%反算,王先生约可向银行贷款630万,以贷款成数7成计算,房屋之总价为900万,或许有机会在台北市文山区、万华区、大同区找到合适的三房旧公寓,但因王先生的自备款不足,所以建议需要再多存一些自备款(因为除了三成的自备款,还要加上房屋买家俱或装潢的费用),所以此时或许买不如租。

情况二:如果将每用租金当做每月还款额度,则王先生约可向银行贷款527万,以贷款成数7成计算,房屋之总价为752万,但因王先生的自备款不足,如能退而求其次,以三成的150万自备款反算,王先生可考虑在台北县找总价500万左右的旧公寓,则王先生每月仅需负担1万6千多的房贷,因为王先生原先每月需支付2万5的房租,所以此时或许是租不如买。

最后笔者要提醒买方及租方,在目前大环境仍不稳定的情形下,不管是租或买,“有能力、有需求、慎选不动产”才是使用或购买不动产的不二法门。 (http://www.dajiyuan.com)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