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GDP多出1.4万亿看中国经济复苏真实性

人气 1
标签:

【大纪元8月5日讯】(大纪元综合报导) 近日中国国家统计局、各省市自治区都相继公布上半年的 GDP(国内生产总值),但被大陆媒体发现,全国 31 个省市自治区公布的上半年 GDP 之和,比国家统计局发布的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约多出 1.4 万亿元,相差高达 10%。这起统计“失误”,引发舆论界及民众一片哗然,群起抨击。

地方政府经济数据灌水

据大陆媒体报导,上月中旬中国国家统计局发言人李晓超表示,初步核算,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 139,862 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 7.1%。在国家统计局公布上半年数据后不久,地方 GDP 亦纷纷出炉,增幅普遍高于预期。

有媒体记者发现,31 个省市自治区上半年 GDP 之和为 153,769.4 亿元,较国家统计局公布的 139,862 亿元多出了约 1.4 万亿元,而且省级 GDP 平均增幅也超过 9.5%。

31 个省区中,有 13 个省份呈二位数增长,天津和内蒙古更以 16.2% 的增幅居首。而浙江、上海、山西、新疆、甘肃和宁夏 6 省增幅低于 7.1% 的全国平均水平,负增长省份则只有山西一地。

据报导,中国地方 GDP 之和多出国家统计数据,由来已久。2006 年多出 8,048亿,2007 年多出 1.2464 万亿,而今年仅上半年就多出 1.4 万亿,相差高达 10%。

对于 GDP 为何“部分之和大于整体”,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叶青将之解读为“各地数据存在重复计算的问题”。不过,也有专家认为这一解释太牵强,因为 1.4 万亿元相当于上半年中国生产总值的十分之一,即使“重复统计”现象存在,数据也不应该相差如此之大。

专家们认为,各省上报 GDP 数据时,显然是数据越高越好,因为数据直接代表一个省、市的发展,直接关系到当地官员的政绩。

为显政绩 数据源头动手脚

中国官员的考核过度看重 GDP 增长,因此在金融危机冲击之下,官员为了应对金融危机而下令死保 GDP 增长,同时要想从中央 4 万亿经济项目中分一杯羹,只有两条捷径:一是在经济数据上灌水,二是大搞重复建设。

对此,外界普遍认为,许多中国地方官员为显示自己的政绩,不惜继续在经济数据上灌水,以制造一份完美的“GDP 数据”。

广东省委书记汪洋曾称,有些官员为了“赶数据”,建一次桥是 GDP,把桥拆了又是 GDP,再建一次还是 GDP,于是一条桥增加了三次 GDP,实际受惠的利益只有一笔,其他的都是浪费。

国际金融报评论文章说,中国地方政府及官员为了自身的政绩和前途,在统计数据造假上,便有着莫大的驱动力。评论指出“多收的”1.4 万亿,揭开的不仅仅是务虚层面“GDP”崇拜的盖子,更是务实层面经济增长的虚假繁荣。

虚假数据堆砌的繁荣

实际上,中国地方政府的统计数据造假、虚报,早已不是秘密。中国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曾说,从近年来全国统计执法检查的情况看,虚报、瞒报、伪造、篡改统计资料的违法行为约占全部统计违法行为的 60%。原国家统计局局长李德水,数年前便曾指出,地方政府统计数字“灌水”,已呈逐年扩大之势。

对于内地各省市区 GDP 虚报多出 1.4 万亿,香港《苹果日报》称,地方政府灌水行为实在太夸张,中国经济复苏的真实性究竟有几成?

报导中称,北京当局对地方政府的造假行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明知地方政府统计数据造假而未制订有效的监管制度,更未曾追究相关官员责任,还有一原因,当局惟恐经济数据逊于预期,会影响股市、进而影响社会稳定。

报导指出,在此情形下,中国今年的保八(GDP 年增 8%)目标可能会“实现”,不过,其数据恐怕也难保没有水分。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聚焦中国上半年经济现状
中共庞大失业人口与GDP假象
外电:你不知道的中国泡沫即将来临
林保华:中国“家电下乡”的闹剧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