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原民工艺师返乡织布创作 带动部落产业

人气: 6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9月13日报导】(中央社记者刘嘉泰花莲县13日电)“终于回到家的感觉真好”!花莲太鲁阁族的“原住民族工艺师”连美惠投入传统织布创作,在外闯荡20多年后,返乡发挥原创力继续创作,积极带动原住民工艺产业发展。

连美惠(YULI.TAKI)于20多年前离开出生地花莲县秀林乡到北部打拼,一开始经营原住民工艺品贸易,但在遇到多次激烈竞争的影响下,发现品牌在市场机制下的重要性,因而在民国93年初创立自有品牌“YULI.YAKI”。

连美惠结合太鲁阁族传统手工织纹布技术,使用天然苎麻材质经防水处理,推出系列量产的织布产品,她并应用太鲁阁族传统图腾创作织布包,在台北、台中、嘉义、桃园国际机场等销售据点打入市场获得好评,充分展现原住民工艺品的商品价值。

织布系列商品在市场踏出成功的第一步后,连美惠把事业触角延伸到时下流行的公仔创作。连美惠利用原住民传统元素,创作出原住民软陶公仔,她希望“原住民公仔的可爱形象,能让更多台湾民众了解原住民的衣着和文化特色”。

连美惠创作的原住民软陶公仔精细考究,公仔的服饰、配件都经过详细的考证,并透过精致的彩绘融入太鲁阁族文化风格,带动原住民工艺产业迈向市场区隔性强烈的品牌化潮流。

连美惠研发创作的作品精致独特,且充满太鲁阁族的文化特色,获得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员会的肯定,颁予“台湾原住民族工艺品认证标章证书”,她并获得原民会认证成为“原住民族工艺师”。

在外漂泊20多年虽然事业有成,但连美惠不讳言,“返乡回家是心中最渴望的一件事情,我很希望和族人一起分享创业心得和经验,并协助提升太鲁阁族的工艺水准”。

连美惠4年多前开始进行返乡的准备,2年前终于回乡创立工作室,并于今年2月底正式开幕,在她的工作室中,映入眼帘的大多都是菱形的图案,她很骄傲地说,“这是祖灵的眼睛”。

“小时候陪着祖母织布时,祖母边织布边讲故事,指着布面的图案说,这是山、这是树、这是天空,这是祖灵的眼睛”,连美惠回忆当时的情景,“小时候不懂是什么意思,但是长大学会织布后,终于慢慢体会出祖母的心意”。

连美惠现在不仅持续研发创作太鲁阁族工艺品,还抽出时间到各部落和老人家聊天,甚至教老人家制作简单的手链、幸运带等饰品,她觉得,“与部落老人家聊天,可以多了解一些族里的传统文化和故事,不仅记录可能失落的传统,也能为创作增添灵感”。

“终于回到家的感觉真好,能够在生长的地方创作,不仅传承太鲁阁族的文化与工艺,也能更贴近传统的精神,并为族人开创部落产业的契机”,连美惠立志“以提升原住民工艺水准为终生职志”。

“我是太鲁阁族的女子,传承了PAYI(祖母)的技艺,未来我可以走过彩虹桥,进入祖灵的怀抱”,连美惠说,织布象征着祖灵的庇佑,“我把太鲁阁族的织布技艺成功推广出去,也创作出具有太鲁阁族文化特色的公仔,现在返乡后,要尽更大的力量,为族人和部族带动部落产业的发展”。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