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23条立法
大纪元综合报导/香港立法会将于周三下午,在立法会大楼会议厅举行二00三至0四立法年度的第一次会议。会议上,议员将辩论一项有关要求行政长官董建华下台的议案。
9月29日﹐香港著名律师胡红玉受邀在哈佛大学法学院作了“23条”对香港的政治觉醒以及公民社会在中国的发展的专场报告。胡红玉在她的律师生涯中担任过许多社会及政府的重要职位﹐包括香港证卷交易委员会主任﹑香港平等机会委员会主席﹐香港立法会委员等
刘慧卿因为出席台湾群策会的研讨会而被中共喉舌指为“台独”﹑“港独”﹑“汉奸”﹐发动舆论大规模围剿﹐甚至报警﹑泼粪﹐到底刘慧卿说了什么﹑做了什么﹖香港土共为什么要这样做﹖无所畏惧的刘慧卿的确是香港自由人权的“教母”。
大纪元记者综合报导/香港媒体报导,香港中文大学学生会月前将一批记事簿交由香港厂商在内地厂房印刷时,遭内地工商局指内里有关七月一日大游行、反《基本法》第二十三条立法、“六四事件”纪念日以及讽刺特首董夫人要求市民“洗手、洗手、洗手”言论,属高度煽动性,勒令全部删除,改印“洁本”记事簿,否则查封厂房。中大学生会质疑内地官方收紧控制言论的力度。
七一大游行虽然迫使特区政府撤回23条的立法﹐但是特区政府并没有从中真正吸取教训﹐他们蚕食香港司法独立的企图仍然不断﹐而且花样百出。
在七一大游行后﹐董建华内阁出现窝里反﹐23条立法被迫延期乃至撤回﹐两位“问责官员”叶刘淑仪和梁锦松辞职等等﹐面对这样大的变故﹐董建华理应对内阁进行大改组﹐而这改组也终于完成﹐但结果是换汤不换药﹐受到舆论强烈抨击﹐就是香港土共﹐也表示不满。
记得那年在香港的一次记者招待会上,我曾见过刘慧卿一面。她的香港话我听不太懂,所以把开会的时间大都用来欣赏她的风采了。除了赞叹香港这位第一个出任立法局直选议员的女性好漂亮之外,我还很钦佩她始终坚守民主人权理念的立场。
被港府禁制踏足湾仔入境大楼的三名示威人士,包括“女长毛”的雷玉莲和两名争取港人内地子女居港权的家长张灶生和林道成,断然拒绝接受律政司的开出的“非常苛刻”和解条款,要求律政司无条件撤销禁制令,并公开道歉。他们同时要求与律政司司长梁爱诗和入境处官员公开对话,否则不排除申请法律援助,与律政司打官司,对抗港府的司法暴力。
二十三条的出台意味着香港的民主制度将是大江东去,香港人民享有的民主权利将变灰飞烟灭。
正在华盛顿访问的香港政务司司长曾荫权今天表示,美国国务卿鲍尔高兴见到香港撤回国家安全(立法条文)条例草案,重新咨询民众。曾荫权早上与鲍尔会面后会见新闻界表示,“我们也谈到关于‘基本法’第二十三条立法这个问题。鲍尔很高兴见到香港将法案撤回,另外会重新咨询香港民众,将来的立法程序是基于民众的共识而进行的”。
今年七月一日是香港历史的一个里程碑,“七一”五十万人游行引发回归六年后港人对香港定位和何去何从的积极反思。有学者认为,香港的未来必然紧系大陆,香港未来的重要资产是高度自治及维持有别于大陆的独立性;有议员认为应该珍惜和维护健全的法制和公平开放的商业环境,以维持购物天堂的美誉。有名导演认为香港应该继续扮演带领中国现代化发展的角色。
香港特区政府9月5日宣布撤回国家安全条例草案,由保安局成立一个专责小组,重新研究立法的问题,特首董建华又强调立法并没有时间表。 香港特区行政长官董建华星期五召开特别行政会议,之后在保安局长李少光和律政司长梁爱诗陪同下,会见记者。董建华表示,由于虽然香港社会对基本法二十三条立法有原则性的共识,但仍有一些疑虑,所以撤回国家安全条例草案。
大纪元记者程如真洛杉矶报导 / 董建华在九月五日突然宣布无限期撤回根据基本法二十三条而制定国安条例的决定,海外中文媒体大多以头版头条作了报导,二十三条风波是否就此风平浪静了呢﹖本版记者为此专访了前香港文汇报主编金尧如先生。
香港特区行政长官董建华于九月五号撤回了具有争议性的23条立法草案,同时成立一个内部专责小组重新检讨有关立法工作。香港的民主派和人权团体表示对特区政府顺应民意的举措表示欢迎。但是担心这只是特区政府的一种选择拖延策略,目的在控制明年改选的立法会。 香港民主党前任主席李柱铭在接受记者访问的时候指出,董建华撤回国安条例草案并不是一件大事。因为他如果要就23条自行立...
BBC中文网记者魏城9月8日报导/2003年9月5日,香港特区行政长官董建华宣布,撤回就《基本法》第23条进行立法的《国家安全条例草案》
香港特区行政长官董建华在九月五日突然宣布无限期撤回根据基本法二十三条而制定国安条例的决定。新任保安局长李少光在九月四日还刚刚说将在下个月推出咨询文件,转眼就被董建华否定掉了,《信报》形容这是打了李少光的一个耳光。
七一大游行后,中央、特区和以中联办为代表的土共,都有不同的反应和表现,分析其中的差异是颇有意思的。首先是中央,胡、温没有说过什么话,态度是冷静平和的。特首董建华,则承认犯了错误,说要多听意见,并和民主派议员会晤。至于香港土共,包括中联办、《中国日报》(由中联办领导的本港出版英文报)、民建联、工联会、亲共团体等,却表现得与上述两者很不和谐。这是什么缘故呢?
不过,这并非民主派的胜利。因为这是北京以退为进的策略:第一,确如董所说,有利社会集中精力复苏经济。第二,有助于挺董。二十三条立法是倒董的最大理由,押后立法,倒董能再举什么旗,够反对派想的了。第三,有助于稳定香港局势。第四,有利于左派今年区议会和明年立法会选举。当然,利有多大很难说,不过对左派来说,选后立法一定好过选前立法。
今天公布的一项调查发现,超过五成香港人表示支持特区政府撤回“国家安全(立法条文)条例草案”。明报昨天访问了四百九十七名香港市民,以了解对当局撤回国安草案的看法。结果发现,百分之五十四点一的受访者表示“支持”;百分之二十点三的人表示“不支持”;百分之二十五点六的人表示“没意见”。
对于香港特首董建华昨天撤回国家安全(立法条文)条例草案,香港多份报章今天发表社论表示赞同当局的做法。但也呼吁应反省这次立法过程所犯的错误,彻底改变偏听偏信、漠视民意的作风。香港明报今天发表社论表示,不管特区政府是如董特首所言,为了专注发展经济,或是为了避免在立法会改选前通过重大争议法案,影响其执政联盟(民主建港联盟、工联会)的胜算,撤回国安草案都是明智的,符...
其实,主办单位公布的五十万人,也够多的了,就当是历史吧。但我觉得正是现实的105万人(和八九年六四游行时的人数差不多)所带来实质的震撼,迫使董建华、叶刘淑仪,民建联、中央政府“惊破霓裳羽衣曲”。
香港人争取自由民主,七月一日的大游行,终于开花结果,取得最大的胜利,在当政者拥有的无限权力下,“民主”不会从天降下,而是要广大人民去争取,这次香港人成功的列子,正好印证人民的力量是不容轻视。
香港立法会议员刘慧卿和涂谨申到台湾参加由群策会主办的《“一国两制”下的香港》国际研讨会﹐行前已经被中共媒体修理﹐回香港后已经更升级为“批斗”﹐原因是刘慧卿重申“台湾前途应该由台湾人民自行决定”。港共于是猛轰刘慧卿支持台独﹐将焦点集中在她一个人身上。八月二十一日﹐中联办(前“新华社”)副主任邹哲开出来公开批刘﹐带动港共倾巢而出。
香港董建华政府决定撤回23条立法草案之后,社会各界普遍表示欢迎之余,仍然忧虑它只是采取拖延策略,而没有真正放弃立恶法的意图。
香港行政长官董建华星期五宣布撤回23条立法草案,并且说未来没有立法时间表。社会各界表示相当欢迎的同时,也有人担忧这是当局的缓兵之计。
大纪元记者梁娅多伦多报道/香港特区政府9月5日举行行政会议宣布,撤回国家安全条例草案(即23条立法草案)。
对于香港特首董建华昨日宣布决定撤回《国家安全(立法条文)条例草案》(下简称《草案》)、以消除社会人士对就《基本法》第二十三条立法的疑虑、集中精力搞好经济,社会各界人士普遍认为,特区政府的决定只是援兵之计,等待时机便会卷土重来,再提出立法;同时,也为民建联等亲中及亲政府政党挽回选票,以确保立法会支持政府政策的议员席位占大多数。
笔者在九一年当选立法局议员,十二年来政治立场一向清楚,对于这次《中国日报》的“无中生有”,胡乱为我们扣上“支持台独”甚至鼓吹“港独”的帽子,相信香港市民自会分辨对错。个人荣辱是小事,相反,如果有关的极端言论影响台湾同胞对实行“一国两制”的信心,继而影响和平统一,却是大事,这才是最令人担心的。
共有约 1422 条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