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画家
中国绘画史上的大师并不多,吴昌硕、齐白石、张大千为中国画的大师,何为?大师们除有好的笔墨技巧外,主要是艺术思想中正能量的传递,以及独特普世价值的构建,以及能独立于他人的理论体系,尽管大师们的作品或有一段时间不能被大众所接受和认可,但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属性,却能经得起时间的考验。
朋友家里养了一条印尼进口的红龙鱼,因为长得又大又长,一个鱼缸只能放一条。
余和鱼是同音字,读音相同但是意思却不相同。
接受的是师范、中文及艺术研究的正统教育,但水墨画家徐明义的作品却不一点也不中规中矩,似乎很少人像他这般画国画,时而由几个大色块构成一整幅画而绝少线条,时而以线条细腻的部分构图延伸出辽阔而沉静的氛围,其用色的俐落与鲜明更是水墨画中的奇葩,让人心里浮现对于一个美丽境界的无限想像与期待。
我祖母的娘家在新竹横山乡九赞头,小时候常跟父亲一起去爸爸叫“表的”(表兄弟)家作客。旧历新年,他们横山乡会举办阉鸡比赛,表叔的大公鸡常拿到冠军第一等。因为那大阉鸡称重时,竟可达十几二十斤,真可称作“鸡王”了。
中国千余年可考的绘画史上,对冰、雪、霜的描绘无明细的“质”的造像,一般都用留白或染四周留中间的反衬法表现,让观众去“想像”,大大弱化了画面的可视性和观赏性,产生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的冰雪画则弥补了这个空白,对冰雪霜的表现让人们眼前一亮,特殊的材料,特殊的技法在继承传统笔墨的基础上,是对中国画表现空间的有力补充,至今,其对冰、雪、霜“质”的表现仍是其他画种无法企...
中华之文化源远流长,约2500年前,绘画艺术就以竹木、皮帛、粉墙为依托介质,就形成以毛笔蘸黑墨、行笔成黑线做为造型方式,用极为抽象的笔墨语言来表达画家丰富的情感,夯实了较为完备的造型秩序和抒情理念,虽经朝代的数度更替、社会文化的扭动、外夷文化的侵蚀以及本土文化的撕扯,仍未撼动这种绘画方式的表达秩序,一些想改变“她”的人都没有成功过,形成了人类文明史上大大不同...
画画不要给自己压力,顺意随喜就好。不要跟别人比较,各人有各人的面目,他要那样画,我要这样画,任何人都不能影响到我。我画我的,你画你的,他画他的,各画各的。
钱松喦先生认为“中国传统水墨画用色简单,因而形成中国画色彩的独特风格。但是今天为了继承和发展,使国画色彩丰富起来,不妨兼用洋画颜料。”云云。
听说鹅也是警觉性很高的动物,看见生人就“嘎嘎”的叫个不停。如果是公鹅,还会追逐啄咬陌生人呢。
还有几天就是公历1月31日也是华人黄历的新年“甲午年”了。
野姜花喜欢成群地生长在水之湄──池塘畔、野溪旁、山沟边,这些地方就是它们快乐的天地。
临摹和模仿在传统水墨画的传承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
今人写的书法,再怎么厉害超群,也比不过古人。古人天天用毛笔写字、写信、写邀请函、写契约、写奏章……一辈子与毛笔为伍,自小即练就深厚的毛笔字基础。今人有几个天天用毛笔的?早就没有那个环境了。今人的书法既没有古人那么专精也就难于创新,只能在前人的窠臼里爬行。
余承尧、沈耀初、郑善禧均来自于福建,却毕生大部分创作生涯都于台湾的艺术家,他们三人在台遇故里,相知相惜,互相提携与支持;并曾有约,盼能以皆为闽南乡亲的因缘举办联展。而不幸余、沈二位先生先行辞世;郑善禧有念于此,念兹在兹往来不去于心者近廿年。国立历史博物馆于数年前得悉此故事,规划“闽台三杰-余承尧、沈耀初、郑善禧书画展”,即日起至23日止,展出作品超过180组...
夜幕四合,一弯明月悬在天际,一疋云带横亘在山峦之间,像部队值星官披肩的布幔。
由桃园龙潭通往关西琼林的半路上,往左手边看,有一条路叫“罗马公路”(由罗浮到马武都)这条路几乎是沿着一条小山涧走,沿途景色非常幽美,路边尽是客家村落──小丘陵、小部落、小溪流、小梯田……是尚未开发的地方,充满了乡野情趣。
荔枝成熟时,颗颗晶莹饱满,亮眼耀目。但摘下来后却不耐久放,两三天之后便要干褐发黑。怪不得唐玄宗要岭南官员快马加鞭,仿照紧急递送军情方式,五百里加急,解送新鲜荔枝到长安,以免耽误影响到送给杨玉环这朵“解语花”的新鲜度了。
以前我们去爬“草岭古道”(由台北走到宜兰头围),一路上看到菅芒草原就是这般景况。尤其是强风在“虎字碑”附近刮过, 草浪起伏,状似惊涛巨浪,美不胜收。
樱花开了,沿着河岸绵密地铺排过去,团团簇簇,无垠无际,像粉红色的帏幕。
这是我心目中的“茵梦湖”。前些年,曾跟邻居们去法国南部做一次深度旅游十天。领队带我们到处去玩,一路上引经据典,把南法的“亚维侬”“土伦”“嘉德水道”“摩纳哥”等名城及当地的人文逸事说得是如数家珍,引人入胜。最后再拨出一天半去游瑞士。在介绍瑞士著名的日内瓦湖时,脱口说:日内瓦湖是就小说中的“茵梦湖”。
有一个前辈大画家画了一张山水画,题了几个字,大意是说:“画不出水声,不敢题句。”──是多么高格的自我要求啊。
牡丹花,大家都喜欢,富贵的象征嘛。
渔舟唱晚”是一阕古筝乐曲。在聆听流畅的古筝乐曲时,仿佛可以听见波涛起伏,渔歌互答的情景。
画这幅画的过程是先将画面打湿,然后把颜料和墨汁扣上去,使它们任意流淌。这期间正好可以上网去享受一下局中之乐。
生命之歌 以信心的缆绳跨越低谷 以勇士的精神横渡险滩 大海的母亲 请您耐心等待 高唱凯歌回归的 游子
一幅画出去了,挂在别人家里,就有“嫁女儿”的心情。当然希望新主人能够好好地珍爱它、疼惜它。而不是为了敷衍人情,随便施舍几个小钱买来随便挂的应酬品。
濠上有两个人双手趴在拱桥的护栏上欣赏濠里的游鱼。不知何故,他们俩开始争论鱼是否快乐的问题,一个说鱼很快乐,一个不以为然。最后讲输的那个开始抓对方的语病,一味地强辩,无论如何,他要辩赢。
我认为一幅画的精髓是在画者所要呈现出来的内心世界,而不是复制出来的呆板风景。
共有约 1107 条记录
今日头条
NEWS HEADLINES
周六(6月29日),美国结束了与日本和韩国在东海举行的首次多领域演习。面对来自朝鲜和中共日益增长的区域威胁,美国在进一步加强和锁定与亚洲主要盟国的安全伙伴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