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300问
约 137 条记录
-
中秋节祭月吃中秋月饼源于何时? 2023/09/26拜月、赏月吃月饼,这两者的起源并不是一对的。上古时代就有隆重的祭月之礼,称为“夕月”,但是开始时月饼还不是中秋节物。那么中秋节拜月饼、吃...
-
秋诗一篇典故隽永 七月流火到底是什么“火”? 2023/09/04秋天多变的风貌往往容易触动人心,诗人咏秋的诗篇很多,其中有些在诗情画意中对应了秋天的季候典故,让秋的印象更深深印入人心田。我们来看一篇咏...
-
七月中元 为何民间称之为“鬼节”? 2023/08/29七月中元的祭祀表现了人间与神佛沟通、与灵界鬼魂沟通的精神仪式与多元文化的内涵。然而其中显现的核心精神和一般想像的“鬼节”,又有什么不同呢...
-
二十四节气:秋天的第二个节气为何称“处暑”? 2023/08/232023年八月23日到9月7日是“处暑”。“处暑”是秋天的第二个节气,时序已经在初秋,那这节气为何称“处暑”?
-
过了夏至 长夏到 如何养心又养脾胃? 2023/06/29一年四季的养生,中医重视五行养生的功效。季节和五行、五脏的对应关系为何呢?四季中夏季和五行的对应比较特别,怎样说呢,因为夏天对应火和土...
-
古代不贺夏至 节俗中蕴含什么深机? 2023/06/21夏至是夏天的中点,也是盛暑之至,阳气至极,可是古人却不贺夏至,这是为什么呢?其中展现中华文化的哲学智慧。夏至也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带着这一...
-
端午节风俗 吃什么养生? 2023/06/21端午“五红”、“十二红”的养生饮食,都是观察时令,巧用时鲜,以促进身心健康的传统中医的养生方法,同时五行养生的原理也在其中体现。不管时代...
-
中华传统母亲花是哪一种? 2023/05/08母亲节让人想起康乃馨。在中国历史上,其实早就有代表母亲的花了,比康乃馨更是悠久,那是什么呢?中华文化的母亲节很有特色!
-
季春为何称清明? 属于清明的珍贵好景与美滋味 2023/04/04“清明”在春分节气后到来,是二十四节气的三月节,此时节为何称“清明”?一年难得是清明!莫错过天地精华孕育的好礼——清明好景与好滋味!
-
清明不扫墓? 古人在清明节从事什么活动 2023/04/02清明节将来到就联想到祭祖扫墓。其实清明扫墓的民俗形成得很晚,你知道在此民俗形成之前,古人从事哪些活动呢?
-
人气: 25191
-
人气: 23849
-
“翦春韭”是什么宴?雨翦春韭典故为谁传? 2023/02/12古人感应四时的变化,用一幅春日里的好景致——“翦春韭”为名,留下诗情画意的厚谊。杜甫在《赠卫八处士》诗中留下“夜雨翦春韭”的情味,然而传...
-
【节气养生】立春怎么顺时“养生”? 2023/02/08立春意味着天地春来!在二十四节气中立春是一年开始的标志。一年之计在于春!立春是“养生”的重要季节!立春来了,身心快速从冬天苏醒,怎样养出...
-
元宵节俗:一颗元宵汤圆承载的历史超乎想像 2023/02/05元宵节能不想起吃“元宵”?!为何汤圆叫“元宵”?北方才叫汤圆为“元宵”吗?追溯元宵或圆子、汤圆的源头,可以溯源到何时呢?一颗元宵汤圆承载...
-
迎新年开笔赐福苍生 “福”自何来? 2023/01/21新年元旦新桃换旧符,家家户户最常见的单字斗方春贴是哪个字呢?摘冠的当属“福”字。这个福字不仅是庶民百姓热爱,也为朝廷皇室钟爱。为什么从帝...
-
传统年俗代代传 只为守护天人相系的纽带 2023/01/21中华传统文化中的“过年”是从除夕前就展开一连串的年节风俗和仪式,带来除旧布新的洗礼,展开一元复始的新气象,其中更展现着历代相传的一种亘古...
-
“压岁钱”怎么压岁? 2023/01/16除夕辞岁,对成长中的晚辈来说,“压岁钱”可能是梦寐以求的。不过,家家户户的长辈都是期待家中小辈能长成芝兰玉树,怎么年年要给他们“压岁”钱...
-
“打牙祭”的说法从何来? 2023/01/09“打牙祭”的说法从何来?商号每个月可能都能“打牙祭”,这和“作牙”有关,那为何又与财神紧相系呢?
-
冬至一阳生 一阳之气真能实测吗? 2022/12/22冬至是二十四节气的开端、领头的节气。“冬至”有什么具体表现呢?“冬至一阳生”只是一个阴阳五行的玄虚概念吗?还是一种可以实际观察到的、甚至...
-
贺冬至节俗 展现天人合一的内涵 2022/12/19“冬至阳生春又来”!度过年中最长的一夜——冬至夜之后,白昼将渐长,预告着春天就在不远处了。历代冬至节传承下来不少的节俗,表现天人合一的精...
-
吃了冬至汤圆长一岁 或是过了年长一岁? 2022/12/17俗谚说“吃过冬至圆长一岁”;然而,一般公认吃过年夜饭过了年才长一岁。到底是吃过冬至汤圆长一岁,或是过了年长一岁呢?“吃过冬至圆长一岁”有...
-
九九重阳节有哪些风俗? 2022/10/04“每逢佳节倍思亲”,王维此诗是因九九“重阳节”而作的。黄历九月九日从汉到魏晋已有重九登高的风俗。九九重阳为何被称颂为嘉节?又为何有登高避...
-
你要知道的:秋分颐养生命大小事 2022/09/219月23日来了!你想到什么呢?“秋分”报到!“秋分”有一层意思就是秋天到了中点,不过中华文明看秋分的内涵不仅仅如此简单。自古以来,中国人...
-
立秋节气民俗与诗情 七月戒流火七夕相思 2022/08/07立秋有“一叶知秋”、“七月流火”让人警惕阴阳变化消长,睹始知终。从古以来,牛郎织女的七夕故事,更让立秋充满浓浓的人间情味。立秋还有一些民...
-
夏天第二个节气 为何称为“小满”? 2022/05/20小满节气,小得盈满,“映水黄梅多半老,邻家蚕熟麦秋天”,四月天暖好流连。小满和我们两件生计大事息息相关,在民俗中也能看到悠久的历史源流。
-
立夏养生怎么食补 怎么吃出美颜色? 2022/05/04五月薰风迎暑来,立夏到了,在热天里怎么养生?看传统中医的智慧。中医说夏天进补美颜正是时候,要怎么作呢?立夏又有什么民俗呢?
-
清明扫墓祭祖习俗的起源为何?你可能想不到 2022/04/02清明节扫墓祭祖的起源为何呢?古代的扫墓,早先和寒食有关系;“人家插柳记清明”。相传这些习俗有一个共同的起源,来自久远的春秋时代。
-
为何说“春分”一刻值千金? 2022/03/17“春分”是一年四季的重大节气。中国古来有春分一刻值千金的俗谚。什么道理呢?“春分”反映了大自然的节气,落实到中华文化中,有哪些阐扬天人合...
-
【二十四节气】最是美丽的季节 错过了惊蛰将错过什么呢? 2022/03/04“一阵催花雨,数声惊蛰雷”——惊蛰是仲春的第一个节气,为何叫惊蛰呢?惊蛰雷惊醒地下的生物,你知道什么花也受到感应了?惊蛰收集了天地间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