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300问】

七月中元 为何民间称之为“鬼节”?

作者:容乃加
盂兰盆节在日本各地公园等公众场地热闹展开。(吴丽/大纪元)
font print 人气: 2052
【字号】    
   标签: tags: , , , ,

黄历七月十五日这一天道教称中元节,佛教称盂兰盆节,在民间也有“鬼节”之说。不管是佛教或道教信仰,七月十五日的斋供、祭祀都和幽冥界的传说有关,然而其中显现的核心精神和一般想像的“鬼节”,又有什么不同呢?分别来看看。

佛教的盂兰盆节

以“盂兰盆”供诸仙与先人的思想与作法,在南北朝末期已经是很普遍的宗教与民俗仪式。

梁武帝大同四年(公元538年)七月十五于同泰寺(即现在南京鸡鸣寺)设盂兰盆斋供佛僧,这是中土最早的盂兰盆会。(南宋《佛祖统纪》)其后每年普施到其它寺院。《荆楚岁时记》记载,黄历七月十五日,僧尼和道士都有“营盆供诸仙”的做法。“盂兰盆”是梵语Ullambana的音译,意为“救倒悬”,即救人出地狱饿鬼道免除其苦。

佛教的盂兰盆会用丰盛的花果和物品斋供诸佛并报答父母恩德的作法传自印度。在印度佛教中,七月十五日这天称为佛欢喜日、佛自恣日。这一天也是盂兰盆节,源自于目犍连救母的故事。(《佛说盂兰盆经》,西晋时期月氏三藏竺法护译)

目犍连是释迦牟尼门下神通第一的弟子,他在修成神通时即想要报答母亲生育之恩。他以天眼通功能看到了亡母亲坠入饿鬼道中,因为生前的罪业而遭受折磨来偿债,不得吃喝的她浑身只剩下皮连骨了。

目犍连看到母亲受苦,就用神通化出一钵食物送到母亲面前。目犍连的母亲得到食物,深怕其他恶鬼抢食,连忙以皮搭骨的左手护钵、右手急急要拨食,却见食物到了她嘴边就化成红火炭,怎么也吃不了,而当火炭落到地面时却又变回食物。

目犍连的大神通救不了母亲,让自己很悲伤。于是,他前去请求佛陀开示如何救母。

《目连救母》(公有领域)

佛陀对他说:你的母亲生前不信因果报应,不仅诽谤佛法,也中伤僧人,且她贪婪无度,待人刻薄,不修口,不修为,因此承受了这份苦果。你母子情深,所以你的神通受到牵挂而有所遮蔽,难以看到母亲的罪业。

目犍连跪地请问佛陀,如何才能拯救母亲脱离苦海?释迦佛说:你母亲的罪根深结,不是你一个人的力量可以救得了的。你的心虽然感天动地,但还需要仰仗十方僧众的神力才能救你母亲。

佛陀指示他,七月十五日是出家僧尼完成夏安居修行(从春季到夏季的修行)之日。僧尼以忏悔自己的罪业来结束夏安居,这一天善能量最强大,此时是救出他亡母出饿鬼道的时机。于是目犍连遵从佛祖的教导,在这一天准备五果、百味美馔和衣物和各种生活用具装入盆中,在佛前供养十方众僧。众僧凝聚善念共发善愿,救出目犍连的亡母脱离饿鬼道,脱离苦海。

人们听说目犍连救母后,都纷纷效仿在七月十五这天供养僧人,为七世父母祈福,以报答父母恩德。随着佛教弘传到中土,“盂兰盆”的精神——解救先人在地狱倒悬之苦、报答七世父母生养恩德,就和中国的孝道思想相结合,而普遍融入了中国社会。北齐名士颜之推的《颜氏家训》就有记载“七月半盂兰盆”斋供报父母亲恩的礼制。后来在黄历七月半祭祀,寄愿解救先人亡灵,成了民间的习俗。

道教中元节 地官赦罪

“卧龙港代天府”五朝祈安圆醮大典,主会坛和高耸入云的建醮灯篙,让游客大开眼界。(蔡上海/大纪元)

黄历七月十五日称为“中元”或“中元节”,是地官的生日。“中元建醮普度”民俗是从道教来的。玉帝任命天官、地官和水官,负责考察三界善恶,每年向玉帝汇报。从北魏时开始传说三官在生日这一天赐福下界(明‧徐道编撰《历代神仙通鉴》)。地官掌管人间和地府,决断善恶和补过赦罪。

传说地官降世为舜帝,事亲至孝;他的生日,即中元这一天也叫“孝子节”。因此,家家户户在中元节祭拜祖先,祈求地官赦免先人罪业。后来祭祀的对象从先人遍及对一切孤魂野鬼的普度。在南宋末的民俗志就可以看到这般的民俗表现:

周密的《武林旧事‧中元节》记载:“七月十五日,道家谓之“中元节”,各有斋醮等会;僧寺则于此日作盂兰盆斋。而人家亦以此日祀先(*祭祀祖先),例用新米、新酱、冥衣、时果、彩段、面棋,而茹素者几十八九,屠门为之罢市焉。”

鲍廷博的《梦梁录》记载:“七月十五日,……其日又值中元地官赦罪之辰,诸宫观设普度醮,与士庶祭拔。宗亲贵家有力者,于家设醮饭僧荐悼,或拔孤魂。”

由上面的叙述可见,宋代以后,寺院中的盂兰盆会和道观的中元节祭祀,都是重要的年中行事,同时也是一般人家祭拜祖先的日子。宗教和民间文化节俗汇聚在七月十五日这一天:道教建醮、佛教营盂兰盆供佛,一般人家祭祖请祖先“尝新”。而宋朝时那些卖艺场所的艺人,一过七夕便开始搬演“目连经救母”杂剧劝世,直至七月十五日止。

盂兰盆节和中元节的祭祀和民间的民俗都和阴冥之界的生灵有关联,汇聚成“鬼节”之说的背景。一千多年来依然保留着节俗,然而今天的人可能不清楚盂兰盆节的“救倒悬”和中元普度从亲人亡魂遍及普度孤魂的悲悯情怀才是“鬼节”的真精神的吐露!@*#

─点阅【中华文化300问】系列─

责任编辑:李梅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君子、小人之别不是绝对的。君子与人为善,包括对小人在内,不能嫉恶如仇。19世纪美国总统林肯在第二次就职演说中讲“对任何人都不怀恶意,对所有人都心怀慈悲( With malice toward none,with charity for all.)”,这应该也是我们理解本章的题中之义吧。
  • 君子为什么能“温故而知新”和“不器”呢?是因为君子“志于道”。本篇是讲“为政”的,君子“温故而知新”和“不器”是重要的但还不够,所以本章强调了第三点——“先行其言而后从之”,这样为政更能令人信服、政令畅通。
  • 夏至是节气的重要标志,对我们的生活具有重要意含:夏至是一年节气的中点(从冬至算起),夏天的中点,也是盛暑之至,阳气之极。还有“古人不贺夏至”,这是为什么呢?展现什么中华文化哲学,给我们的当下生活什么启示呢?
  • “器”字大抵是指器量、器具、才德。孔子赞美子贡为“瑚琏之器”,以宗庙里用来盛黍稷的贵重礼器为喻,称许其堪为大用之才。那么“君子不器”又是何等高远境界?
  • 话说,曹寅履职的南京,那是十三朝古都,汇聚天下人文精华的故地金陵,更是前朝大明的留都,是前朝风流客、东林党人的云集之地。而读书人读圣贤书,所持有的固执观念,自然是汉人天下,汉家血脉主宰神州。
  • 天下之义理无穷,而人之闻见有限。若专靠记问,则胸中所得,能有几何?若能于旧日所闻的时时温习,如读过的《诗》《书》,听过的讲论,都要反复玩味,而不使遗忘,又能触类旁通,每有新得,就是未曾知道的,也都渐渐理会过来。将见义理日益贯通,学问日益充足。
  • 古中国有个敬老孝亲的传统习俗,就是子女给年迈的父母做寿。即使平民百姓也会吃长寿面、蒸寿桃(面点),贴个窗花什么的。富贵人家就讲究了,《红楼梦》里贾母的80岁大寿,张灯结彩,大摆酒席,还有戏班子唱戏呢!
  • 分析这个人做这个事情的方法和过程、心理和动机。即使为恶的人,也要看他是迫于无奈还是心存恶念,抑或好心干了坏事?至于行善的人,也要看他是真心为善还是沽名钓誉。
  • 颜回十三岁即拜孔子为师,学习、修身十分用功,二十九岁就头发全都白了。孔子曾称赞颜回“不迁怒,不贰过”、“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其余则日月至焉而已矣”。“不幸短命死矣”。 他去世的时候,孔子痛呼“天丧予,天丧予”。
  • 陈宣帝陈顼像,出自唐阎立本《历代帝王图》。(公有领域)
    《历代名画记》是唐代张彦远撰写的中国第一部绘画通史,为后世研究中国美术史和传统文化留下了宝贵的史料。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