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奎德: 《共產主義的興衰》- 61.波蘭的民主轉型

陳奎德

人氣 26
標籤:

波蘭的團結工會運動是東歐政治黎明的第一道曙光,經由象征全國和解的圓桌會議,波蘭終于在1989年迎來了破土而出的民主轉型的太陽。

當中共坦克正在北京街頭橫衝直闖、天安門廣場血雨腥風狼籍遍地時,形成鮮明對比的是,1989年6月4日,在波蘭,陽光明媚,舉行了40年來全國翹首以待的第一次競爭性的議會選舉。結果,以團結工會為核心的民主派大胜:在按比例分配反對派可以競爭的161個議會席位中,贏得160個;在參議院100個自由選舉席位中贏得92個。而執政的波蘭統一工人党在按比例分配可以競爭的299個議會席位中只贏得5個席位,在參議院100個席位的自由競爭中連1席也未得到。于是,不久前還在監獄或被拘押的反對派們堂而皇之地跨進了庄嚴的議會大廈。

團結工會的胜利改變了波蘭的政治气氛。雖然,按照圓桌會議協議,雅魯澤爾斯基仍然就任總統,不過,團結工會主導議會抵制了波共候選人擔任總理,在這种廣泛的抵制下,同時也在雅魯澤爾斯基提名下,8月24日,波蘭議會以壓倒多數終于選舉了《團結周刊》主編、團結工會的支持者馬佐維耶茨基律師為部長會議主席(即總理)。9月,他正式上任就職,成為二戰結束后波蘭第一位非共產党總理。在他的23名內閣成員中,團結工會占12名,波共占4名,統一農民党占4名,民主党占3名。

1990年,波蘭政治局勢的迅速發展使并非自由選舉出來的總統雅魯澤爾斯基面臨极大壓力,90年9月,他宣布他將辭職以掃清總統選舉的障礙。1990年11月,團結工會領袖瓦文薩在激烈競選中當選為波蘭總統。

在极其困難的情況下,波蘭新政府采取了“振蕩療法”以重建其經濟。一步到位的解除管制并實施私有化,迅速跨入市場經濟。雖然這一戰略在短期內產生了一些嚴重問題,譬如失業率增加,經濟一度走低等等。但從長期看,情況就很不相同了。自1993年起,波蘭經濟開始上升,逐漸走上了正軌,并連續六年實現了6%年平均增長率。應當說,轉型基本上是成功的。當下的波蘭,已經是一個物質相當丰富,社會日益多元化的正常的歐洲國家了。

(2001-03-19 自由亞洲電台)


    相關文章
    

  • 【紀元特稿】 姜福禎:孫維邦和他的共產主義文化批判 (3/14/2001)    
  • 陳奎德 :灰飛煙滅柏林牆 --《共產主義的興衰》60 (3/13/2001)    
  • 吳康民:二十一世紀應有的前瞻 (3/12/2001)    
  • 同是校園慘案 江澤民与布什態度迥异遭抨擊 (3/8/2001)    
  • 消滅共產主義的幽靈 (3/8/2001)    
  • 陳奎德:《共產主義的興衰》52. 勃涅日列夫時代 (3/6/2001)    
  • 陳奎德:《共產主義的興衰》– 50 波爾布特以毛主義統治柬埔寨:种族滅絕政策 (3/6/2001)    
  • 唐元雋: 中國社會道德問題面面觀(4之2) (2/23/2001)    
  • 鄭永年: 白宮易主和中國面臨的外在威脅 (2/12/2001)    
  • 新書披露澳洲曾秘研原子彈20年 (2/9/2001)    
  • 劉曉波: 被炒作的革命 (2/9/2001)    
  • 陳奎德:鄧小平在中國推動改革共產主義 (2/7/2001)    
  • 中國最新一波西化:犯罪 (2/3/2001)    
  • 大陸信仰真空 西藏熱异軍突起 (1/27/2001)    
  • 陳奎德:《共產主義的興衰》–中美聯手對國際共運的影響 (1/26/2001)    
  • 馬共「變心」不講革命只講錢 (1/26/2001)    
  • 陳奎德:《共產主義的興衰》–柏林牆見証的歷史 (1/24/2001)    
  • 陳奎德:《共產主義的興衰》–51. 波蘭1970年12月悲劇 (1/18/2001)    
  • 昔日共產主義基地,今日觀光旅游胜地 (1/14/2001)    
  • 物質和消費主義衝擊中國共產主義道德觀 (1/10/2001)
  • 相關新聞
    物質和消費主義衝擊中國共產主義道德觀
    昔日共產主義基地,今日觀光旅游胜地
    陳奎德:《共產主義的興衰》--51. 波蘭1970年12月悲劇
    陳奎德:《共產主義的興衰》--柏林牆見証的歷史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