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大過年

中國各地冬至習俗集錦

寀寀

人氣 360

「冬至」是中國傳統的大節慶,俗有「冬至大過年」之說。冬至之後,白日漸長,古人從易經卦象看冬至為「一陽生」。冬至夜適逢陰陽交替時刻,是陰(夜)氣盛極轉衰,陽(日)氣剛要萌生,是冬盡春來的前兆。因此,古人非常重視冬至這個節日。

周朝時,天子就選冬至日舉行盛大的郊祀典禮;漢朝時稱冬至為「冬節」,官場流行「拜冬」禮俗;魏晉六朝時,冬至稱為「亞歲」,民眾要向父母長輩拜節;宋朝以後,冬至逐漸成為祭祀祖先、拜神明的節慶活動。

因為冬至適逢陰陽交替之際,注重食療養生的中國人也利用這個時機調理身體。在冬至吃湯圓頗為普遍,是從中國明清開始就有的習俗,但中國種族多元,幅員廣大,各族各地也有不同的傳統。

冬至的清早,家庭主婦必須早起用糖水煮「冬至圓」、蒸菜包來祭拜神明祖先,吃了冬至圓,就象徵團圓及添歲之意。

而在東北滿族旗人在冬至祭天祭祖之後,將祭拜過後的豬肉煮成白肉和親朋好友分享。陜西地區的人相信散播瘟疫的惡鬼在冬至出現,但疫鬼怕紅豆,因此在冬至這天,大家煮紅豆粥來避瘟疫。在江南水鄉也有全家在冬至夜歡聚,一起吃赤豆糯米飯的習俗。相傳,有位共工氏族人的兒子不成才,作惡多端,死於冬至這一天,死後變成疫鬼,繼續殘害百姓。然而,這個疫鬼最怕赤豆,於是,人們就在冬至這一天煮吃赤豆飯,用以驅避疫鬼,防災祛病,祈求平安!

北方人在冬至這天則不吃湯圓吃餛飩,據說這有個由來。昔日,北京有「冬至餛飩夏至麵」的說法。相傳漢朝時,北方匈奴經常騷擾邊疆,百姓不得安寧。當時匈奴部落中有渾氏和屯氏兩個首領,十分兇殘。百姓於是用肉餡包成角兒,取「渾」與「屯」之音,呼作「餛飩」,吃「餛飩」來洩恨,並祈求平息戰亂及太平日子的到來。因為當時最初製成餛飩是在冬至這一天,所以,冬至這天家家戶戶吃餛飩。

河南人則多半吃餃子,這地方民間還流傳「吃了冬節的餃子,不凍耳朵」的諺語。相傳吃「捏凍耳朵」和南陽醫聖張仲景有關。張仲景曾在長沙為官,他告老還鄉那時適是大雪紛飛的冬天,寒風刺骨。他看見南陽白河兩岸的鄉親衣不遮體,有不少人的耳朵被凍壞了,心裏非常難過,就叫其弟子在南陽關東搭起醫棚,用羊肉、辣椒和一些驅寒藥材放置鍋裏煮熟,撈出來剁碎,用面皮包成像耳朵的樣子,再放下鍋裏煮熟,做成一種叫「驅寒矯耳湯」的藥物給百姓吃。

服食後,鄉親們的耳朵都治好了。後來,每逢冬至人們便模仿做著吃,是故形成「捏凍耳朵」的習俗。以後人們稱它為「餃子」,紛紛傳說吃了冬至的餃子便不凍人。

在福建省金門縣地方上,則有個特別的冬至習俗,金門人在這一天吃春捲。吃春捲由來於明朝,有一則鄉賢報國的傳說。在明代熹宗天啟年間,都察院右僉都御使蔡復一總督貴州、雲南、湖廣軍務,兼巡撫貴州,賜尚方寶劍,節制五省。在征剿西南苗亂時,相傳蔡復一不願黨附當權太監魏忠賢,遭魏屢屢用計加害。在他平苗時,連下十二道文書並限期回覆,蔡復一軍務繁重,又在病中,窮於應付,已無暇用餐,其妻便將麵粉烘成薄餅,裹以菜蔬,懸在空中,讓他叼食,後世遂有吃春捲的習俗,同時又被視為孝敬祖先的美食。

上海市民也是把冬至視為祭祖的大日,冬至早上到街上購買食品,中午十一時半開始在家中擺放祖先牌位,用大魚大肉祭拜祖先,然後下午去掃墓,但晚上盡量不上街,免得碰到小鬼纏身。

至於廣東人則視「冬至大過年」,所以廣東人包括香港人過冬至就像過黃曆新年一樣,一家聚在家裡或酒樓,吃雞、鴨、鵝、海鮮、叉燒肉等食品,過一個豐盛的冬至。@*

相關新聞
冬至食俗的起源
【廚藝麻雀變鳳凰】冬至養生湯圓
立冬扶陽  儲備明春好體力
《中國黃曆》12月22日 黃曆11月17日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