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國民黨將軍女兒的生死奇緣

font print 人氣: 277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2010年12月04日訊】(大紀元記者董婉如美國聖地亞哥報導)2010年11月的一天,在美國聖地亞哥北郡中文學校,一個文雅秀麗的女子,正用平靜而晴朗的語調訴說她的半生緣。

她叫馮天明,是一位國民黨將軍的女兒。從她平凡的外表,很難猜出她竟然有這樣顯赫的出身,和這樣傳奇般的經歷。

得益於一個朋友的介紹,才有了這個陽光明媚的下午裡的一段採訪。天明的一雙兒女正在北郡中文學校裡學中文,而我們就選在一個校園天井中一頂陽傘下,進行一次時光之旅般的交談。

天明的故事,從她父母親的遭遇開始。她談到全家人如何被共產黨人迫害而家破人亡,談她的戰亂失散的童年,異鄉荒島流浪的少年,異國成長的青年,也談了她的極壞和極好的兩次婚姻。

父親是國民黨將軍 祖父母被共產黨槍殺


馮天明的父親馮國棟(中)和蔣經國(右)。(照片由馮天明提供)

馮天明60年代中期出生在越南,父親馮國棟原是一名國民黨將軍,原名馮中興;母親陶英是記者,曾經作為間諜為當時在台灣的國民黨提供越南的情報。天明說,她媽媽實際上是小妾。她的父親16歲時就已經娶了原配夫人,在當時也屬於家族聯姻式的婚姻。

天明爺爺是一個鄉紳,本來想在共黨到來之前帶領全家人逃離「共禍」,但最終還是被抓。共產黨在馮國棟面前槍殺了他的父母親。馮國棟參加了國民軍,然後攜家隨蔣介石去台灣島,後又被蔣介石派往越南,在那裏遇到20歲的天明母親,共結連理。馮國棟原結髮妻子留在了台灣。

天明說:那時一個將軍頭銜的男人娶幾房妻室是很平常的,她的母親也沒有覺得有甚麼,何況正室在遠方。天明母親實際上是一個有知識有智慧的女性,她通過自學成才,做了《中興日報》記者,有時把收集到的情報送往台灣當局。天明有兩個哥哥,一個弟弟。

童年經離亂 8歲歷劫 12歲獨自逃難

中共並沒有停止對馮國棟將軍的追殺,只是不用明槍而已。幾次刀槍刺殺的嘗試後,最終在1971年毒殺了天明的父親。孤兒寡母的一家人開始陷入困境,曾經的人脈也不復存在。天明34歲的母親用她的勇氣和智慧支撐起家,給人家幫忙翻譯和做生意賺錢養家。

當時風雨飄搖,政局動盪,很多人開始逃亡。為了保存將軍血脈,天明的媽媽委託外婆帶著12歲的二兒子和兩歲的小兒子先逃,結果輾轉困在了柬埔寨,與家裏失去聯繫。後來才知道天明的二哥14歲時被越共逼迫,排除戰時遺留下來的地雷,不幸被爆炸的地雷炸死。

這期間,天明8歲獨自在家時經歷了一次入室搶劫。三個大男人晴天白日入室搶劫,結果天明遭到被捆綁和暴打受傷,幸虧鄰居相救脫險。這次遇險後,天明竟然見陌生人就發抖,過了一年才克服了心理上的障礙。多年後,童年被搶劫的經歷也救了天明一次,那時她已經人在美國。由此可見人生福禍難料,當然這是後話。

天明的大哥,16歲時就因為對越共的不順從而被抓入獄,結果不管天明如何嘗試給哥哥送飯,天明的大哥還是因折磨和飢餓命喪黃泉。天明媽媽對她的唯一女兒說:如果你想逃離,現在就逃命去吧!

天明帶著一些細軟,用媽媽給的十二根金條的代價,上了一條目的地不明的逃難船。12歲的馮天明沒有大人相陪(媽媽要待在越南等待外婆那一撥人的信息),獨自一人踏上逃亡之路。

馬來荒島棲身兩年 被美國家庭收養


馮天明(攝影:董婉如/大紀元)

1978年,12歲的馮天明辭別母親,獨自一人登上逃難船。她的衣領裡縫藏一條鑽石項鏈,還有相當於二百美元的金錢。天明只記得很多人在海上死了,最後她所乘的船來到馬來西亞的一個荒島停泊下來,這一停就是兩年。

天明回憶說:那個荒島好像叫巴拉比東(Bolo Bidong),島上生活很苦,都是難民。在那裏,像其他的難民一樣,12歲的天明,成了一名等待某個國家發善心來接收的國際難民。她用相當150美元的價格買了一把斧頭和一塊塑料布,給自己搭了一個帳篷擋風遮雨。

在那裏,天明經歷月經初潮,沒有人指導她,一切都是無師自通。她剪下兩個褲腳做成幾個月經帶,髒了的就去海邊洗洗曬乾再用。當記者問她:那時想去哪個國家?她立即說:「我只想回家!」可是她失去了與所有親人的聯絡。雖然她嘗試了很多次寫信回家,可是從未收到回音。

眼看島上的難民一個個被一些國家接走,可她屬於剩下來的沒人要的一群人中的一個。最後美國出面將所剩下沒人要的難民都接來美國。此時天明14歲,隨身攜帶的只剩下那條縫在衣領裡的項鏈。

天明說,美國在當時被稱為「垃圾收集站」,因為美國當時的政策是「沒人要的難民我都要」。天明到美國後,被一個天主教徒家庭收養,收養家庭在加州的費爾莫(Fillmore,CA),已經有10個孩子,有的比天明大,有的比天明小。

在文化衝突中成長 在海軍陸戰隊磨練

天明的養父是個建築工人,家裏人口多,生活不富裕,孩子們也沒很好的教養。天明離開越南時,已經有著相當五年級的中文教育,天明在家時「嗜書如命」,儘管小小年紀,卻與媽媽讀同樣的書,無論媽媽帶回甚麼書,她都能看。天明接受的一直是中華文化和傳統的教育。天明承認,在美國最初幾年,無論家庭影響還是學校教育,她都受到不好的生活方式的影響。但是她一再重申:收養家庭是好人。

天明來美國的第二年,有兩件事給她印象深刻。一件是因為經濟蕭條,養父失業,家庭面臨破產而搬家。天明拿出僅剩的那條鑽石項鏈,估價5,000美元,欲支持家用,可是養父堅拒不收,讓她保存了下來。另一件事是在有一天深夜,天明從夢中驚醒,發現有人闖入臥室。雖然只是通過一閃一閃的煙頭判斷有男人闖入,但是天明還是清楚地判斷這個闖入者一定是來傷害她的。她在心裏拿定主意,終於在那人出手前,得機會大喊一聲衝出房間,及時地驚醒了其他人。這件事實際上得益於童年被搶劫的經歷給予她的勇氣,使她免於傷害。

17歲的天明高中畢業了,她想與母親團聚的心更強烈了。由於沒有經濟擔保能力,她18歲那年參加了海軍陸戰隊,在北卡的軍營裡渡過4年艱苦歲月。天明說:在教官魔鬼式訓練下,有時實在受不了了,她會偷偷跑到教堂裡哭。艱苦的訓練階段過去後,天明在1985年擔保,邀請母親、小弟弟和母親後來收養的兩個流浪兒來美國定居。

異國情劫與兩次婚姻之苦樂


馮天明的一家。前排左起:三個女兒Alisha,馮曉心(Cassidy),Samantha;後排左起:小兒子馮佰霖(Bryan),馮天明的先生Bryan Züblin,馮天明。(照片由馮天明提供)

與親人們團聚的興奮還未過去,生活費用的劇增使天明「做了她一生中最差的決定」:嫁人。天明為了養活家人,嫁給相識僅一週的男人。丈夫也是軍人,有著那時軍人所有的缺點:粗魯、家暴和花心外遇,視老婆為「所有物」。天明說:結婚是我的錯,「我利用了他」。

天明利用結婚暫時達到了改善生活收入的目的,但是婚後家庭矛盾不斷,老人也攙和在內,文化的衝突更顯突出。隨著兩個女兒相繼出生,天明更不能有離婚的念頭。因為骨子裡的中國傳統觀念在起決定作用,覺得離婚會給女兒們帶來不好的名聲。直到一次家暴發生,險些傷及性命。如果不是大女兒機靈去叫警察的話(正巧是鄰居),說不定真的會傷及她性命。結婚10年後,兩人的緣分終於斷了。

1988年馮天明離開軍隊,搬家來到聖地亞哥。1996年,天明本著「不要任何人被傷害」的心情,結束了第一次婚姻,

在此間,天明也醒悟到與母親的互動有問題。一直以來,為了得之不易的親情,她遷就母親,給母親買禮物,用錢來買媽媽的愛,她意識到,這種做法是不可取的。天明信奉親人之間也需互相平等對待。

1999年,天明轉角遇到愛,與一位瑞士貴族後裔結婚。天明從失敗婚姻中學到很多,再婚前對丈夫先「查心」。其實現在的丈夫很節儉,在和她交往時,也不會大手大腳亂花錢。她丈夫格言是:「我只有20元錢,都給你,你願意買甚麼東西都行。」天明就喜歡這樣的真。

她丈夫有著中華傳統美德中的孝道,對天明母親很好。兩人育有一兒一女。開始時,婆婆對天明不滿意,總覺得天明是中國人,對她有歧視。可是天明對婆婆說:你必須在兩件事中選擇一個:要麼得到一個兒媳婦,要麼失去一個兒子,因為你兒子愛我,會跟我走。最後婆家完全接納了她。

馮天明還記得在難民營時,一個朋友對她說的至理名言:「要知道你做的事對不對,那就看看十年後,這個決定還是不是好的決定!」

天明說:「我的過去決定了我的人生,繼而決定了我的婚姻。」「再苦也熬過來啦,沒有甚麼困難啦。」

天明的朋友說她:「你太幸福了,一定是前世修來的福。」天明對朋友說:「是我找到了『真我』,才能有真正的朋友,真正的愛情。」

天明說:「我找到幸福了,因為我認識了自己。」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大紀元記者文敏馬里蘭州巴爾的摩報導) 2010年4月27日,美國國家科學院新增72位院士,約翰霍普金斯大學華裔教授游景威(King-Wai Yau )當選為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到目前為止,美國國家科學院一共有2097名院士,其中包括409名外籍院士。
  • 陳查理(Charlie Chan)是上世紀2、30年代美國作家比格斯(Earl Derr Biggers)筆下的一名華人探長,曾被好萊塢拍成47部電影,是美國流行文化中著名的華人形象。儘管胖墩墩的陳查理是個善用智慧而非暴力的高明偵探,但由於他誕生在的排華時期、又一直被白人演員所扮演,因此遭到不少亞裔美國人的排斥。
  • (大紀元記者李擷瓔嘉義報導)在新港文化館‧25號倉庫裏,楊暉左手點了一根菸,右手執起畫筆,只見他聚精會神、瞪著大眼、快速來回地望著現場的模特兒─新港田媽媽火雞休閒農場的主人楊秉華與畫布間,時而緊皺眉頭、奮筆揮灑;時而鈍筆收鋒、捻墨再起,再下筆鋒回氣轉、潤飾廚師帽上的火雞羽毛,而後落款收筆。只見他微微吐了口氣,左手的菸燃成長長的灰。
  • 9月27日,美國麥克阿瑟「天才」獎2010年度獲獎者名單揭曉,加州大學兩名華裔女學者宋曉東和李翊雲上榜,分別獲得50萬美元獎金。
  • 即將在溫哥華首映的一部華人移民題材紀錄片,從多方位多層面剖析華裔先祖們在加拿大排華史中經歷的辛酸悲苦。影片貫穿四個時代的華人移民生活,告訴人們加拿大移民政策的曲折演化過程,多元文化、包容公正的社會的來之不易。
  • 美國國家地理頻道著名華裔記者凌志慧(Lisa Ling)11月29日被任命為加州歷史、婦女和藝術博物館董事。凌志慧是被朝鮮釋放的女記者凌志美的姐姐。
  • 清晨6時半,天仍矇矇亮,在香港最南端的隱世小島上,人稱蒲台島「島主」的島民羅金樹(樹哥)已經開始駕著小艇出海捕魚,除了炎熱和惡劣天氣外,每天清晨一次,下午一次,日日如此。樹哥是土生土長的島民,一生都不願離開蒲台島去其它地方生活。今年73歲的他,身體依然健朗。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