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海嘯背後的真相:華爾街的謊言(1)

約翰.塔伯特(JOHN R. TALBOTT)

人氣 50
標籤:

╣謊言13╠

全球銀行系統擁有充足資金,能安度這場衝擊。

不是嚇唬你,全球金融系統真的破產了。

如果把他們所有的債務,包括他們提供的抵押擔保和保險全數認列,又或者如果他們的資產依市場價格適當定價的話,那麼,今天全球的投資銀行或商業銀行,沒有一家具備償付能力。

這種說法令人難以置信。如果全球10%的銀行都無力償還債務,我們就會陷入危機。而我現在說的是,他們統統都無力償還。

次級房貸,也就是這場危機的源頭,本身就足以驅使我們許多大型金融機構陷於破產。那些繼續保持公開交易的事業體自己根本都束手無策,儘管他們拒絕承認這一點。

他們過度膨脹自己資產的價值、低估負債實情,目的在於竭力粉飾其所面臨的嚴峻局面。

假如現在還有任何銀行提出異議,堅信自己有能力還債,我開放接受挑戰,只要讓我進入你家帳房,用一週時間查看一下你們的帳本。如此一來答案應可分曉。我想,我的挑戰恐怕得不到任何回應。

但正如我們前面講過的,在這個高達50兆美元的危機中,次級房貸僅僅占了1.3兆美元。

商業銀行未來將在他們的優質房貸資產上面對更大損失,因為違約和查封會開始在那些較為富裕的地區蔓延開來,那裡曾是房產價格急遽上升之處,因此對於房價戲劇性地大幅回落也最為敏感。

商業銀行所有的貸款都會受到威脅。這場危機,全世界股票市場價格大幅下滑,以及企業和地方政府債券貶值,將促使全球半數的避險基金都得關門。避險基金是商業銀行的借款大戶。

不僅僅是住宅貸款,商業貸款也同樣遭遇難題。辦公大樓的空屋率巨幅增長,而公寓租金卻開始下滑,大型商場店鋪閒置率高得驚人。銀行卡在許多專案的半途,因為建設公司紛紛撤回貸款。

銀行的企業貸款數量一路下降,違約無疑會大量增加,尤其在越來越多的公司宣布破產之後,銀行被獨自拋棄在冰冷的大街上,奮力撿拾商業票據、投資級公司債,以及垃圾債券。

整個靠財務槓桿操作經營的套利活動以及私募股權投資活動全都停了下來,銀行在針對高槓桿操作公司提供的企業過度性借貸和高級擔保公司債的業務方面,損失極為慘重。

但是在商業銀行的消費性貸款上,情況也好不了多少。我們都知道他們迄今為止在房貸方面的損失,信用卡借款、學生助學貸款以及汽車貸款等的損失開始增溫。

這些貸款大部分都被轉成證券化商品,但如今這個市場也已經停止運作。當個人破產的情況增多,助學貸款、購車貸款和信用卡貸款的違約勢必也會隨之遽增。

基本上,商業銀行整體的營業收入項目都已經蕩然無存了,然而,銀行並無法按比例適當降低其支出金額。員工、房地產、建物以及營運系統上的投資,都不允許銀行在營收下降的前提下,同等減少任何需要支付的款項。

由於銀行的財務槓桿非常高,遍及各業務領域的壞帳將對他們構成極大威脅。有鑑於銀行貸款市場當前所發生的一切,僅擁有百分之3%~5%實質資產的銀行絕對難以倖存。

確實有某些小型的地區銀行迄今為止並未遭逢此次的次貸以及房貸問題,他們幾乎把所有的房貸都賣給了上游的資金運作總行。

不過,在未來的經濟衰退中,他們就沒那麼幸運了。當失業人數倍增時,他們就會經歷消費性貸款的大違約潮,而且,因為企業倒閉,他們的不動產貸款和商業貸款也都將蒙受龐大損失。

當商業銀行企圖隱瞞自己當前狀況之時,就表示他們根本無意針對目前危機採取迅速且有效的解決方案。除非我們正視那些銀行的資產品質,以及他們確實面對無力償還債務的威脅時,才有可能從危機中復原。

日本曾有過類似的經歷,一九九三年他們銀行面臨房地產壞帳損失,卻未正視銀行無力償付的問題,最終,他們的復原之路拖了十年之久。

假如你準備虛擲數兆美元的資金,以加速從危機中復原的腳步,那麼你應當把這筆錢花在效用最好的地方。那就是把金融機構的根建得更紮實,而不是出錢紓困金融業裡體質最虛的成員。

應該建立一個加速破產處理程序,依此適當汰換銀行的管理階層,債權人可以得到財政支援,且透過政府資助,我們的銀行系統可以適當地強化資本,以提供信貸給成長中和復原中的經濟。@(待續)

摘編自 《華爾街的86個謊言:避免投資再次失利,經濟繼續崩壞,你必須認清金融海嘯背後的真相》臉譜出版社 提供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外電:中國經濟--投資泡沫上的海市蜃樓?
華爾街金融高管年度獎金200億
加元強勁 衝上與美元平價   華爾街日報:兌日元漲勢還更猛烈
美報:全美18家銀行短報負債  掩飾風險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