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務決定一切:在「消失的金融」中致勝的條件

野村總合研究所、NRI 美國諮詢事業本部

人氣 4
標籤:

在二O一O年取得決賽資格的金融服務,不只要融入生活場所,還要對顧客提出並實現新的價值。

就歐洲的超市來說,正在進行金融商品個人品牌化以給予顧客安心感、以暢銷品為主毫無遺漏地備齊商品,以及賣力說明並宣傳購物集點的好處。

從顧客的立場來看,其優點是可以更明確、實際感受到「為什麼會選擇這個商品」、「為什麼會在這家店(通路)購買」。

這種對顧客建議的Know-how,就是本業為流通業所培育的Know-how。高明的備齊商品的方法,就是體會顧客的需要並給予滿足,同時在採購上不做徒勞無益的商品供應計畫(Merchandising)。

也就是說,負責與生活者接點的「地點」的企業,把自家公司固有的長處活用在行銷上,這是受到生活者支持的條件。

有關流通業經營金融服務的部分,前面已說過,例如親近的品牌/適當的商品陳列/融入生活的方法等,均可成為行銷的有利條件。

那麼,通信業經營金融服務的話,什麼可以讓它成為有利的條件呢?行動電話、信用卡等服務,的確很方便,但光是方便的一個理由,使用客層並不一定會擴大。

這時如果考慮到遺失行動電話時的不安、尚未熟悉服務前的厭煩等缺點的話,有些生活者也許就會猶豫不決是否要使用。而要突破這種心理障礙,就必須在行銷上下工夫。

例如荷蘭的郵局銀行(Postbank),二OO一年導入行動銀行服務時,曾展開大膽的宣傳,對於開設新帳戶且存款在四百五十歐元以上的人,免費贈送一隻相當於一百五十歐元的行動電話。

據說,透過這個措施,該郵局銀行在六週內即獲得五十萬個新客戶,且幾乎都成了行動銀行的使用者。

從這事例可見,不僅金融和資訊通信透過技術面(如通路、媒體等)融合,就連價格、服務面也融合,可真是全體行銷的大融合。

而且,理解顧客的行動,例如顧客對行動電話有強烈需求、對於「免費」這字眼很敏感等,才使得行動銀行的帳戶擴大。

日本行動電話和信用卡要普及,或許要採取關鍵性的獎勵措施,例如,提供行動電話末端設備免費、降低通話費等。

無論如何,通信業者本身把所擁有的有利條件,活用於金融行銷上時,金融服務就能真正普及。至少,要深刻檢討,顧客需求什麼,而在行銷上要如何把它實現,否則無法對生活者廣泛提供可選擇的金融服務。

搭乘「消失的金融」的潮流,要貼近顧客的話,就是必須受到顧客支持。但是,為了在那當中取得決賽權,也必須兼具以充分理解顧客為前提的「創造的金融」的金融服務。

專欄▼▼▼英國Harrods銀行

職員二十人的極小銀行

英國零售業加入銀行業的例子當中,使用高級百貨公司Harrods商標經營的Harrods銀行獨樹一格。

本來,Harrods銀行是由Harrods百貨公司經營,但一九八五年,Fade Family收購Harrods當時擁有的House of Fraser百貨公司,於是,透過金融當局的指導,為了能夠確保銀行經營的獨立性,就被只具表決權的百貨公司切割了。

Harrods銀行創業於一八九三年,雖然有百年以上的歷史,但銀行總資產額約四一OO萬英鎊(約八六億日圓),職員數二十人,顧客三千五百人以上,規模極小。

Harrods銀行的店面只設在Harrods百貨公司內。Harrods作為針對富裕層的零售服務業集團,從成衣業到不動產仲介、飛機販賣、私人機場的經營、網路賭場等都經手,甚至金融服務,也唯有它有這些多樣的服務。

「個人接觸」的「富裕層錢包銀行」

Harrods銀行和超市銀行一樣,提供轉帳卡、一般貸款、匯兌、儲蓄存款以及結帳性存款(譯註:指那些能滿足提供結帳服務、通知匯款、無息存款等條件的存款帳戶)等,但除了提高最低存款金額外,還對結帳性存款實施差別利率。

此外,在Harrods百貨公司設置的ATM,由於沒有加入英國一般ATM參加的網路,所以只有擁有Harrods銀行帳戶的人可以使用。

另外一個特徵就是,不管法人或個人,對每個客戶一定指定一位「個人帳戶經理人(Personal Account Manager)」,作為擔任該客戶以後的所有交易的窗口。

所以,透過個人帳戶經理人的「個人接觸(Personal Touch)」,就成了Harrods銀行的特徵之一。

另一方面,Harrods銀行不受理基金或年金等以理財為目的的商品。不論英國或歐洲大陸,針對富裕層顧客提供有利的運用商品的民營銀行很多。

因此,Harrods銀行不論怎樣,要與瑞士等具久遠歷史的民營銀行競爭並不是上策。

就富裕層顧客來看,在Harrods百貨公司地下樓層靜悄悄設置的銀行櫃台,一邊與認識的銀行員交談,一邊將英鎊兌換成歐元,或是使用無人排隊的ATM把資金存入結帳帳戶、或是提領小額資金,比起在街道中的大型銀行窗口並排站立進行同樣的作業,遠來得舒適。

Harrods銀行實現了可以舒服存取日常一般資金的「富裕層錢包銀行」。@(本文結束)

摘編自 《金融最錢線:服務決定一切》 寶鼎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

相關新聞
美國《金融雜誌》2010全球最富國家排名出爐
金融時報:中國的經濟數據可靠嗎?
美新任金融主管官員展現威力
奧巴馬提名沃倫籌建消費者金融保護局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