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台解決霸凌 全教會:設帶薪「親師日」

人氣: 2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2011年02月16日訊】(大紀元記者江禹嬋台北報導)全台反霸凌運動熱烈展開,全教會表示,教育部除了宣誓反霸凌外,希望更能務實地檢討霸凌的根源,並結合跨部會專業人員,以長期的追蹤做深入輔導,同時立法給予家長2天有薪假,到校參與「親師日」,讓家長與學校雙向溝通無障礙,了解孩子在校學習狀況。

全國教師會、兒福聯盟、社工師全聯會16日表示,政府應該檢討問題根源,不要只徒具形式,並結合專業的輔導人士,讓家長到校多做溝通,協助家長與孩子解決校園霸凌問題。


全國教師會理事長劉欽旭呼籲,解決霸凌問題應該從「法令」跟「支持系統」兩方面規劃。(攝影: 林伯東 / 大紀元)

,有些家長因為礙於「經濟」問題疲於奔忙,常常沒有時間關心孩子、回家一起吃飯聊天,久而久之與孩子距離越來越遠。

他強調,不是穿粉色T恤或是打通報專線就可以解決,霸凌其實源自於家庭,並舉例,學校安排的「親師日」,到校的通常都是固定班底,許多家長因不敢向工作單位請假,形成「該來的沒來」,最急迫、該到學校的家長反而無法參與;這就牽涉到教育部、內政部、經濟部等多個部會責任。

因此,建議在法律明訂家長每年可擁有2天「有薪假」,可以多陪伴孩子,有時間到校跟老師交換意見,學校的輔導系統也必須法制化,彌補現行法規的不足,並修改法令,讓家長無後顧之憂,以不扣薪、不影響工作條件的方式出席學校親師日。

此外,對霸凌者光靠處罰和壓抑,只能治標,並非治本之道。到底學生的不正常心態是來自家庭或學校,就需要家長和學校共同了解後再依照個別狀況提供協助。

社會工作師公會全國聯合會社工師黃韻如表示,霸凌不是疾病,也不是單純的校園問題,而是人際關係及家庭議題,所以更需要社工人員進到學生家庭和社區深入探討關心。

雖然現行通報系統管道暢行無阻,但多以肢體霸凌為主要通報案例,卻忽略「網路」和「關係霸凌」,通常不會進入通報系統而造成灰色地帶。

全教會建議,五都應該優先補足專業輔導人力,心理諮商師必須真正到學校服務,都會地區可以採取鐘點補助費方式聘請諮商師,偏遠地區考量到距離較遠,最好請專任心理諮商師,較能長期追蹤。

同時強調,有狀況的學生因為家長忙於工作無法出席親師日,讓問題更加惡化。因此共同建議政府修法,讓家長每學期能有8小時的帶薪假,可以安心參加學校舉辦的親師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