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律師批觀審急就章 籲台司院緩步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8月20日報導】(中央社記者賴又嘉台北20日電)台北、宜蘭、花蓮、桃園、新竹律師公會與民間司改會今天發表聯合聲明,批評台灣司法院的觀審制粗糙、急就章,呼籲司法院切勿倉促立法,應先傾聽人民聲音,才是百年大計。

各公會律師代表並高呼「觀審等於參觀審判」、「觀審等於官審」等口號,表達訴求。

司法院日前宣布將試行觀審制,由人民擔任觀審員,就特定類型刑案全程參與審判。民間司改會與台北、宜蘭、花蓮、基隆、桃園、新竹律師公會今天在台北律師公會舉辦「揭開觀審制面紗」座談會,邀請司法院代表與各律師公會代表交流意見,並於會後發表聯合聲明。

司法院代表、法官張永宏預估,人民觀審試行條例草案將在今年12月完成,送行政院會銜,再送立法院審議,三讀通過後,還會有為期6個月的模擬審判測試,拿已確定的案件進行測試,民國102年開始,在士林、嘉義地院試行3年,按季進行評鑑。

多數律師抱持反對意見,認為司法院去年10月提出觀審制,今年就政策定調,過於倉促。多數律師認為,應提高觀審員門檻,且觀審員的意見應對法官有拘束力,否則若只能表達意見,不能參與表決,將浪費公帑,不建議實施。

律師羅秉成和林峰正均反對觀審制以本刑死刑、無期徒刑的重罪試行,他們認為,將對被告或被害人權益造成重大影響。

羅秉成指出,重罪案件太複雜,從重罪試行恐有「小孩開大車」之虞。他建議應從輕罪,較符合百姓常識的案件做起,否則對觀審員來說太沉重。

律師尤伯祥則質疑,觀審制之路若開啟,恐一路走下懸崖。他認為,司法院只想拿人民為法官的清廉背書,人民淪為挽救司法信譽的工具,觀審員不能閱卷,也沒有訊問權,資訊不對等,要怎麼參與討論?

也有律師認為,若司法院施行觀審制的目的,在於讓司法透明化,只要開放法庭線上直播,就可以達到監督功能,何必大費周章辦觀審制?

各律師公會與司改會在座談會結束後,發表聯合聲明,他們認為,人民參與審判是司法改革的里程碑,但司法院政策形成過程粗糙、急就章,未考量提出周全配套立法。他們呼籲,司改尚未慌不擇路,司法院不須急切實現院長政策承諾,切勿倉促立法,應傾聽人民聲音,廣納意見,才是百年大計。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