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日評論:北京的貿易霸凌

人氣 3
標籤:

【大紀元2012年10月03日訊】(大紀元記者張東光編譯報導)《華爾街日報》2日刊出一篇評論文章《北京的貿易霸凌》,文中稱上個月中國暴民砸毀日本企業廠房和營業場所的畫面實在令人驚悚,但北京對東京的經濟報復,其長期投資的負面影響甚鉅,遭殃者不僅是日本。

日本宣布將尖閣諸島(釣魚島)收歸國有後,日本企業的貨品在中國通關時就開始經歷了神祕的刁難延誤。員工的工作簽證也被耽誤了。為此,日本首相野田佳彥在接受訪談時說:「用這類事情來損害我們的關係可能不僅對兩國的經濟不利,也有礙於全球經濟。」

在2010年,日本尖扣留闖進閣諸島海域的中國船長後,就經歷了類似的貿易制裁,當時中共海關將稀土出口的通關放緩,影響了日本精密電子業在全球的供貨。

多年以前,德國研究人員發現,在先進國家被達賴喇嘛正式訪問兩年後,中國購買該國的高價值產品掉了12.5%。此外,若美國和歐洲國家出售武器給台灣,北京也會高調取消對該國的大額採購。

最近,這種雞毛蒜皮的報復行為也波及到了挪威,只因2010年諾貝爾和平獎頒給了中國異議人士劉曉波。去年,挪威出口中國的產品面臨了全新的審查規定,導致中國向挪威進口的金額衰退60%。今年稍早,中、菲兩國在斯卡伯勒淺灘(Scarborough Shoal)發生對峙,菲律賓外銷中國的香蕉也遭受了類似的對待。

不可否認,所有國家都會在某個程度上使用「經濟脅迫」的工具,恩威並施以達到外交的目的。不過,他們通常不會違反國際條約上的承諾,如果這樣做了就會嚐到惡果。中共的行為令人不安,因它往往結合了公眾憤怒情緒的爆發,反復不定地運用。這意味著,投資中國的外國企業必須考慮大多數國家都沒有的政治風險因素。

到目前為止,中共這些隱蔽的制裁主要都是象徵性的,且為期短暫。但這些動作創造了不信任,因為它們暗示北京不相信它需要遵守國際貿易體系的規定。而且,由於北京不承認是因為政治理由阻擋了貨物通關,這會讓貿易夥伴很難透過世貿組織(WTO)尋求救濟,如此削弱了WTO體系的功能。

為何北京會如此反應呢?其中一個線索是,其貿易制裁的方式如實反射了它對自己公民的懲罰。普林斯頓大學東亞研究系教授林培瑞(Perry Link)借用短語「水蟒吊燈」來形容中共當局拒絕勾勒出它會容忍多少對共黨批評的明確規則。每隔一段時間,它就像蟒蛇一樣在宴會上垂降下來吞噬客人,中共當局會嚴懲罪犯,即使那人可能不是最直言犯諫的。

這導致的結果是:全中國的政治辯論比有明確言論限制的情況下還要受到箝制。當一個人不知道界限何在時,最安全的辦法是自我審查。類似的情況也發生在國際上,例如現在,支持台灣在全球各國首都已被視為對中共的失禮舉措。大部份的原因是投資中國的外資企業都會在本國首都替北京說項。

然而,這樣的霸凌是要付出代價的。這導致美式和平(Pax Americana)在亞洲大受歡迎,因為這可創造一個符合共同利益且有規則可循的體系。由於看到了中共如何試圖破壞這個體系,各個鄰國都尋求與美國有更緊密的關係做為平衡。

文章最後說,北京使用貿易做為一項武器顯示:與其被限制地加入WTO,中共寧可做一個搭便車者。這也證明為何民主是更值得信任的夥伴了,同時也說明:一個政權對待自己公民的方式是一個它如何對待鄰邦的絕佳指標。

(責任編輯:畢儒宗)

相關新聞
中日貿易戰使日手机制造商受損
中共報復臺外長訪美  拒絕美國驅逐艦到香港訪問
中日貿易:摩擦 競爭 機會
胡錦濤訪美 中共報復 拒大紀元採訪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