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高樓洗滌和管道清污機器人 減少台工安意外

人氣: 15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2012年10月03日訊】(據中廣新聞溫蘭魁報導)高樓洗窗和下水道清污,三不五時就傳出工人不慎從高處墜落或在下水道內吸入過多沼氣而昏迷甚至送命的工安意外。高雄正修科技大學電子系老師張法憲帶領六名學生,經過將近半年的研發,成功開發出「外牆洗滌機器人」和「多功能管道清潔機器人」,這兩項發明在今年所舉行的「2012台北國際發明展發明競賽」表現亮眼,從26國、966件作品中脫穎而出,一舉拿下雙料冠軍。

「外牆洗滌機器人」是一個可以代替人類清洗大樓外牆的機器人,適用於平坦的建築物外牆,例如玻璃帷幕、磁磚和高聳的停車塔鐵皮屋等等,「外牆洗滌機器人」的造型很可愛,正面看起來是一隻大大的瓢蟲,瓢蟲的肚子裡卻暗藏玄機「這裡有個攝影機,可以看它清潔前後的變化,這邊有個輔助的燈光,這裡有鼓風機,上面的可以風乾、下面的可以把灰塵吹掉,裡面的清潔機構就是滾筒,下面有個集水器,可收集清潔廢水,可收集二十公升,底下有個LED面板,可以千變萬化,可以放影片或宣傳的東西,可以幫政府宣教,可以促銷農產品,也可以提供商業廣告。」

至於為什麼要用可愛的瓢蟲造型?張法憲老師表示,主要是考慮到高處有風切的問題。張法憲老師說,市面上有其他外牆洗滌機器,他曾經訪問過多位有洗牆經驗的工人,研發出比目前市面上更務實的機器人「市面上有其他的產品,是那種比較理論性的有,吸力卻沒有安全鎖,我們比較了很多,我們曾去訪問工人,工人說,你不要太科幻,比起其他系統,他們比較科幻,有些有六隻腳的、八隻腳的、十二隻腳的,有吸盤,學蜘蛛人,但如果遇到天雨、停電或是被無線干擾,內部停頓就沒有辦法運作,無法吸附在牆壁上,就掉下來了。」

研發團隊成員之一的劉昭巖同學說,曾經看過新聞報導,三不五時就有從事高樓洗窗業務的工人不慎從高的地方墜落而喪命,因此,促成團隊研發洗牆機器人「主要是說,我們常看到洗牆工人因為吊籠或鋼索斷裂而失去生命,我們就是以這樣的理念去研發洗牆機器人。」

張法憲老師也表示,危險的工作就交給機器人去做,即使有了洗牆機器人,洗牆工人也不會因此而失業,因為,可藉由他們的專業,在地面上搖控操作機器人「也不會讓我們的勞工朋友失業,勞工朋友還是要的,只是,把他在上面危險的工作換到底下來操控,因為他有經驗,我們希望把有經驗的人留在安全的地方,冒險犯難的事情交給機器人機器人,若不幸摔下來就算了,至少不是一條人命,因為每一個家庭都很可貴,機器人不會搶勞工朋友的飯碗,它是幫勞工朋友做更安全的工作。」

「外牆洗滌機器人」可以在高樓工作,另一項發明「多功能管道清潔機器人」則是能鑽洞,可以深入直徑40公分以上的管道內,張法憲老師指出,包括日本、韓國以及歐洲國家雖然都已經有管道機器人,但,他們所研發改良的管道機器人更優秀,不但有輪子,還有像坦克車一樣的履帶,不僅可以前後移動,還會轉彎,尤其,可以一面錄影監測一面進行管道的清污和修補工作「國外的只有輪型,六個輪子、八個輪子,它進入有污泥的地方就會卡住,我們後來是利用履帶的優勢,我們的系統可以裝輪子,是輪履兩用,還有,國外的只能進去看管道的情形,看完之後再回來再去做處理,我們這台機器人看的時候可以順便做處理;國外的只有一顆馬達,只可以前進、後退,我們的有兩顆馬達,它可以左右轉彎,所以在彎曲的管道,我們的可以做清潔或觀察的動作。」

張法憲老師表示,目前這兩項發明除了獲得「2012台北國際發明展發明競賽」金牌,也已經取得專利,他舉例指出,國外進口的管道機器人,動輒上百萬元,他們所研發的多功能管道機器人功能更勝國外產品,價格卻只要進口產品的一半左右,目前已經有大發工業區的廠商表態要進用。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