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課教材(高級):先聲奪人

成語故事
正見文化課教材編輯小組
font print 人氣: 11
【字號】    
   標籤: tags:

【原文】
先人有奪人之心(1),後人有待其衰(2),盍(3)及其(4)勞,且未定(5)也,伐諸? (《左傳·昭公二十一年》)

【註解】
(1)先人有奪人之心:先下手,可以奪人心志。
(2)後人有待其衰:後下手要勝利的話,心須等待對方衰竭。
(3) 盍:音「何」,為何,表疑問。
(4) 其:指吳國軍隊。
(5) 定:安排妥當

【故事闡述】
春秋時,宋國大司馬華費遂有華多僚、華貙(音「出」)、和華豋三個兒子。長子華多僚是宋元公身邊的親近侍臣、華貙為少司馬、華豋則流亡在吳國。

多僚和華貙感情不和睦,所以多僚常在宋元公跟前造謠說華貙想要造反之類的話,於是宋元公便派人告知華費遂這件事。華費遂聽了,心想:「不如讓華貙離開宋國,避開這些流言吧!」

華費遂就和宋元公一起想好計劃,打算讓華貙藉打獵為名,把華貙遣至孟諸。臨行前,因為華費遂和宋元公不僅擺下酒宴,並且送給華貙很多珍貴的財物,引起了華貙的疑心。於是華貙逼問多僚此事,多僚只好說出實情。

華貙氣不過,但又不忍心殺害哥哥,原本下定決心出走。沒想到,正當華貙收拾好行李要見父親最後一面時,多僚竟然阻止父親和他見面,於是華貙一怒,就殺了多僚,劫持費遂一起叛宋。宋國以大軍把華氏父子圍困了,華豋一聽說此事,便向吳國借兵前來解救。

當時齊國的大夫烏枝鳴率軍助宋,宋大夫濮說:「兵書上記載:『要先事於人,必須奪其心志 ;要後事勝人,必須待其衰竭。』現在吳軍剛到,我們應該趁他們兵疲馬倦、一切尚未安置妥當時,攻其不備啊!」烏枝鳴很贊同他的話,果然搶了先機,在鴻口把吳師打敗了。

後來的人就把宋大夫濮說的話,引申為「先聲奪人」這句成語,意思是搶先用強大的聲勢把對方嚇倒。

【討論】
(1)華多僚常在宋元公跟前說華貙什麼壞話?
(2)華費遂和宋元公原本打算讓華貙以什麼為理由離開宋國?
(3)兵書上記載「先人有奪人之心,後人有待其衰」,請你和同學討論之後,試著再用自己的話把它解釋出來。

【造句練習】
例:比賽開始,如果我方能以先聲奪人的氣勢贏得先機一定會是個好兆頭!
例:我們一定要用強大的氣勢先聲奪人,把對方擊倒, 打個漂亮的一仗。

【相似成語】
先發制人

【課後時間】
請你想一想哪些學過的成語中,含有「人」字的?

【參考解答】
先聲奪人—-後比喻搶先以聲勢壓倒別人。
不近人情—-性情乖異,行為不合人之常情。
木人石心—-比喻沒有知覺,任何外在事物皆不足以動其心。
目中無人—-比喻自高自大,瞧不起他人。

--轉載自正見網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作為有君子人格的人,他應當顧全大局,而不在細微末節上錙銖必較,才能從宏觀中,取得較易成功的抉擇。「大德不逾閒」就好比在江河裡游泳,順流而游,游得就快就輕鬆,逆流而游,游得就吃力。
  • 子夏說:「博覽群書,廣泛學習而堅守自己的志向,有疑問要切實的問清楚,從淺近的地方去思索推究,仁德便在其中了。」
  • 子夏說:「博覽群書,廣泛學習而堅守自己的志向,有疑問要切實的問清楚,從淺近的地方去思索推究,仁德便在其中了。」
  • 子張問:「什麼叫四種惡政呢?」孔子說:「不經教化便加以殺戮叫做虐;不加告誡便要求成功叫做暴;發令遲緩,到期卻不寬假叫做賊,同樣是給人財物,卻出手吝嗇,叫做像做小官員般的小氣。」
  • 子張說:「士遇見危險時能獻出自己的生命,看見有利可得時能考慮是否符合義的要求,祭祀時能想到是否嚴肅恭敬,居喪的時候想到自己是否哀傷,這樣就可以了。」
  • 子夏說:「各行各業的工匠在各種製作的場所,完成他們的工作,君子通過學習,以求得一切道理。」
  • 孔子說:「不懂得天命,就不能做一位君子;不知道禮儀,就無法立身於世;不善於分辨別人的話語,就不能辨別別人的好壞。」
  • 古代帝王所重視的四件事:人民、糧食、喪禮、祭祀。寬厚待下就能得到眾人的擁護;誠信就能得到民眾的信賴,做事勤敏就能取得成就,施政公平,人民便心悅誠服。
  • 子貢說:「君子的過錯,好比日蝕月蝕一樣。他犯的錯,人們都看得見;他改正過錯,人們都仰望著他。」
  • 子夏說:「每天學到一些自己所不知道的知識,每月溫習一下我所學會的,不把它忘記,這樣就可以稱得上好學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