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電腦創造開放平台

共同創造的創新:創造開放平台

雷馬斯瓦米、高哈特

人氣 3
標籤:

蘋果電腦藉由連結iTunes的內容與應用程式,與iPhone/iPod Touch的軟硬體,改變了這個世界。它讓軟體、硬體與專賣店人員密切整合,因而創造了前所未有的顧客體驗。

但這樣的體驗是如何產生的?賈伯斯在《財星雜誌》(Fortune)世紀執行長(二○○○~二○一○年)的一句引言表明「軟體就是使用者經驗」。

我們在前一章看到,蘋果電腦如何用軟體開發組(SDK)平台,開放iPhone/iPod Touch應用程式的研發權。

比較鮮為人知的是,蘋果電腦的成功也來自關照世界各地開發者的經驗,不論它的規模是大或小,不論它是歷史悠久的公司,或是想測試自己軟體研發能力的年輕人。

蘋果電腦是怎麼做的?蘋果電腦讓每個有設計天分的人,都能透過軟體開發組平台,輕鬆創造新的手機體驗。

使用者、軟體開發者、創業家與夥伴企業可以在蘋果電腦的實驗空間一同合作創新。

蘋果電腦專屬的軟體核心技術,以及整合式作業系統,也確保了應用程式運作能暢行無阻。蘋果電腦堅守了品質的穩定性,同時也讓開發者有寬廣的發揮空間。

iPhone之所以帶給人獨特體驗,不只是因為它具備多種功能,還因為創新帶來的快樂。程式開發者可以輕易整合地點及動作的感應功能、聲音與動畫、資訊路徑、內容分享、以及吸引人的使用者介面。

開發者與iPhone/iPod Touch使用者一樣擁有絕佳的體驗。他們使用的軟體開發工具與蘋果電腦內部使用的一模一樣,其實在設計軟體開發組時,蘋果電腦就把使用者經驗考慮在內。

一般人也比較不知道的是,蘋果電腦曾經邀請幾位程式開發者,透過專屬的軟體開發組網站,和蘋果員工進行視訊會談。

蘋果電腦藉由讓開發者親自比較手機程式的表現,以及與企業團隊分享資訊,提早了解應用程式的性能。

因此蘋果電腦在二○一○年推出iPad時也採行同樣模式,發表了與iPad相容的軟體開發組、給第三方軟體開發者的iPad編程指南、iPad的程式模版,以及讓應用程式開發者預覽成果的iPad模擬器。

讓開發者能夠測試並發布應用程式的iPhone開發者計畫,也在第一時間納入了iPad開發者。

蘋果電腦不斷與開發者互動並從中學習,藉著分析使用者經驗與熱門應用程式的功能獲得市場洞見,繼而增加了策略資本。

基於與開發者激盪出的新思維,蘋果電腦在二○一○年春天擴充了軟體開發組,推出超過一千五百個應用程式介面(API)的iOS4,以及可以讓開發者創造廣告收益的iAd服務,與蘋果電腦採四六分帳。

程式開發者每週創造的應用程式高達一萬五千個。根據periodictable.com統計,即使不計算iAd的收益,開發者在推出程式的第一天業績,就超越它過去五年在Google Ad的收益。

蘋果電腦同時也與特定的企業客戶對話,從中構思新的價值創新機會,並了解他們想要如何運用iPhone,讓下游消費者參與共同創造。

比方嬌生公司(Johnson & Johnson)就與蘋果電腦共同開發了iPhone參與平台:血糖機LifeScan。想像一個十幾歲的女生患了糖尿病,她必須每天追蹤血糖並自己注射胰島素。

運用這個嬌生的新系統,她就不用在每次餐前猜測自己需要多少胰島素,相反的,她可以用iPhone的「每餐檢視」應用程式,選擇想吃的食物類型,估算她將攝取多少碳水化合物,然後算出她需要的胰島素劑量。

她也可以檢視過去所有的數字,追蹤自己的狀況。除此之外,她可以與父母、護理人員、醫生與其他糖尿病換溝通,利用iPhone傳送訊息與血糖數字。

此外,蘋果電腦讓使用者可以為應用程式評分,並透過應用程式商店將意見直接反映給程式開發者,為顧客與開發者間架起橋梁,讓開發者了解顧客的實際使用經驗。

蘋果電腦的優異之處在於將共同創造的下游體驗(iPhone/iPad是顧客的參與平台),與上游體驗(iPhone/iPad 軟體開發組是程式開發者與合作夥伴的參與平台)彼此連結。

如賈伯斯所言,當技術促成軟體與硬體的無縫整合,並與人文交互對話,軟體就會成為使用者經驗。

雖然軟體是提供新體驗的關鍵,要建立大型互動平台不能缺少資訊科技(IT)。當企業管理流程與資訊科技密不可分,跨國的資訊科技服務與顧問公司如Infosys及IBM,也將面臨為企業建立共同創新技術的挑戰與機會。我們將以它們的例子總結這一章。@(待續)

摘編自 《共同創造到底有多厲害!》 商周出版社 提供

相關新聞
創造美國主流夢寐以求的教育模式
在逆境中創造經營奇蹟
空間魔法師:巧思創造內置空間
外型改變評價並且創造內涵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