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new-edit.epochtimes.com/editing/article/id/3557131/fastmode/1#tabs-3

工程生活—漂泊的候鳥人生

欣然

人氣 10
標籤:

該是說再見的時候了,我們手邊進行的這個專案已經進入尾聲了,過去三年五個月的時間,我和身旁這些來自世界各地的夥伴們一起完成了許多不可能的任務。現在,大家就要各奔東西了。愈接近完工,大家的心情雖然輕鬆但也惆悵,特別是資深的工程師們,這些長年流浪在外的大哥們內心其實很渴望家庭的溫暖,想家人也想回家,但現實層面的考量,卻事與願違…….

工程工作是大型的團隊工作,一個新的專案開始,公司會從世界各地調派人手,多數的工程地點都很偏遠,因為只有未開發的地區才會有大片的土地可以使用,才能造鎮開發成為新市鎮。為了多賺點錢,大部份的工程師都很樂意遠渡重洋到海外工作,尤其愈是危險偏遠的地點(像是以色列、伊朗或是非洲),公司提供給駐外人員的工資和福利相對更好。這樣的工作型態,年輕的工程師都佷嚮往,一方面增長見識,一方面賺錢,但是,對有家庭的工程師來說,卻是個困擾:有錢,就沒了家庭,想要回家,就沒有錢,這樣的生活該怎麼取捨呢?

有天,我跟荷蘭籍經理在外面開完會,在搭車回公司的路上,我隨口問問他那剛滿週歲的女兒可好,他突然沉重的說:我最好的朋友離婚了!我們在25年前同時結婚,也幾乎都同一時間離婚,他五年前再婚,而我在他之後也有了新的家庭,現在他的婚姻二度失敗,那我呢?我好害怕會踏上他的後塵再度失去家庭!

剛開始跑工程的時候,荷蘭經理和大多數的人一樣有浪漫的想法,他負責主外努力賺錢,太太只要和他在一起把家裏打理好就行了。但是,他沒想到的是,在一個陌生的國家,偏遠的鄉鎮,要適應並不容易,不但他太太有困難,連他自己都要努力去適應。他每天出門上班,至少有工作和同事可以分散注意力,但是他太太每天只能單獨守著屋子,加上又不是在自己的國家,沒有朋友,更無法用熟悉的語言和別人溝通,連個說話的人都沒有。即便是想出門,地處偏遠的郊區交通也不方便,只能天天盼著他下班回家,把全部的精神都放在他身上。這樣的日子沒過多久,夫妻倆開始爭吵,一些日常的小事全變成了大事,太太天天吵著要回家,情況僵持了一陣子,他也累了,他在沒有選擇的情況下送他太太回荷蘭,自己留下來打拚。

情況在他太太回家後一度好轉,後來孩子出生,為了家庭的完整,這次夫妻倆帶小孩重新試著在國外生活。那些年就在幾個亞洲國家飛來飛去,除了大人忙著適應變化的環境,小朋友的處境更艱難,孩子在不穩定的環境下漸漸長大,成長的過程除了要不斷的學習分離,教育和交友的問題也一一產生……這次,他太太毅然的帶孩子回家,也決定日後不再和先生一起跑工程了,專心在家帶小孩就好。

原本以為,生活就會平淡的這麼過下去,每兩個月一次的休假回家也是可以兼顧家庭生活。但是,夫妻感情在時間和空間的距離下漸漸變淡,有時連想吵架也吵不起來,都淡了!有幾次見面時雙方就像陌生人一樣無話可說。雖有子女,但他長期在外,和孩子們也不親,後來,雙方協議離婚,賺的錢都是拿來支付前妻的贍養費和孩子成年前的教育費。

他第一段婚姻失敗後獨自生活了一段時間,前年在亞洲他遇到了現任妻子,一個小他20歲的太太,現在,兩人重新開始建立家庭。他很感慨地說:快50歲了,人生重來,女兒也剛出生,他現在有兩個家庭要養,現階段勢必無法回家,還得在海外國家流浪個幾年努力賺錢。如果他留在荷蘭,他的薪資根本無法支撐生活;但他不知道,亞洲太太是怎麼看待他候鳥般遷徙不定的工作?結婚前幾年或許新鮮或許有趣,可以體諒這樣的生活,但,過些年,這些問題勢必又會回來,到時,會再次陷入同一個問題裡嗎?

荷蘭經理的那番話,不單單只是代表他自己,在工程界多的是像經理這樣的,想要有家庭,但卻無法事業家庭都兼顧的工程師們,成家之後大家都會面臨這樣的難題。在每個專案結束,新的工程要開始之前,這些工程師最大的心願,就是希望下一個專案可以離家近一點,至少時差少一點,讓他們和家人可以分享同一個白天及黑夜,而不用在每次電話接通前都得擔心打擾家人,努力的算時差。

每個行業都有不同的辛苦之處,工程人像候鳥般的人生,外人看來或許精彩,可以用工作之便探訪不同的國家,但這種有家歸不得的痛,也只有當事人才知道。

(責任編輯:王慧文)

相關新聞
工程生活──當我看到新人的簡歷
工程生活—我的美國老闆
工程生活—多元文化背後的趣事
你準備退休了嗎?小心這4個心理危機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