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new-edit.epochtimes.com/editing/article/id/3557131/fastmode/1#tabs-3

工程生活—漂泊的候鸟人生

欣然

人气 10
标签:

该是说再见的时候了,我们手边进行的这个专案已经进入尾声了,过去三年五个月的时间,我和身旁这些来自世界各地的伙伴们一起完成了许多不可能的任务。现在,大家就要各奔东西了。愈接近完工,大家的心情虽然轻松但也惆怅,特别是资深的工程师们,这些长年流浪在外的大哥们内心其实很渴望家庭的温暖,想家人也想回家,但现实层面的考量,却事与愿违…….

工程工作是大型的团队工作,一个新的专案开始,公司会从世界各地调派人手,多数的工程地点都很偏远,因为只有未开发的地区才会有大片的土地可以使用,才能造镇开发成为新市镇。为了多赚点钱,大部分的工程师都很乐意远渡重洋到海外工作,尤其愈是危险偏远的地点(像是以色列、伊朗或是非洲),公司提供给驻外人员的工资和福利相对更好。这样的工作型态,年轻的工程师都佷向往,一方面增长见识,一方面赚钱,但是,对有家庭的工程师来说,却是个困扰:有钱,就没了家庭,想要回家,就没有钱,这样的生活该怎么取舍呢?

有天,我跟荷兰籍经理在外面开完会,在搭车回公司的路上,我随口问问他那刚满周岁的女儿可好,他突然沉重的说:我最好的朋友离婚了!我们在25年前同时结婚,也几乎都同一时间离婚,他五年前再婚,而我在他之后也有了新的家庭,现在他的婚姻二度失败,那我呢?我好害怕会踏上他的后尘再度失去家庭!

刚开始跑工程的时候,荷兰经理和大多数的人一样有浪漫的想法,他负责主外努力赚钱,太太只要和他在一起把家里打理好就行了。但是,他没想到的是,在一个陌生的国家,偏远的乡镇,要适应并不容易,不但他太太有困难,连他自己都要努力去适应。他每天出门上班,至少有工作和同事可以分散注意力,但是他太太每天只能单独守着屋子,加上又不是在自己的国家,没有朋友,更无法用熟悉的语言和别人沟通,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即便是想出门,地处偏远的郊区交通也不方便,只能天天盼着他下班回家,把全部的精神都放在他身上。这样的日子没过多久,夫妻俩开始争吵,一些日常的小事全变成了大事,太太天天吵着要回家,情况僵持了一阵子,他也累了,他在没有选择的情况下送他太太回荷兰,自己留下来打拼。

情况在他太太回家后一度好转,后来孩子出生,为了家庭的完整,这次夫妻俩带小孩重新试着在国外生活。那些年就在几个亚洲国家飞来飞去,除了大人忙着适应变化的环境,小朋友的处境更艰难,孩子在不稳定的环境下渐渐长大,成长的过程除了要不断的学习分离,教育和交友的问题也一一产生……这次,他太太毅然的带孩子回家,也决定日后不再和先生一起跑工程了,专心在家带小孩就好。

原本以为,生活就会平淡的这么过下去,每两个月一次的休假回家也是可以兼顾家庭生活。但是,夫妻感情在时间和空间的距离下渐渐变淡,有时连想吵架也吵不起来,都淡了!有几次见面时双方就像陌生人一样无话可说。虽有子女,但他长期在外,和孩子们也不亲,后来,双方协议离婚,赚的钱都是拿来支付前妻的赡养费和孩子成年前的教育费。

他第一段婚姻失败后独自生活了一段时间,前年在亚洲他遇到了现任妻子,一个小他20岁的太太,现在,两人重新开始建立家庭。他很感慨地说:快50岁了,人生重来,女儿也刚出生,他现在有两个家庭要养,现阶段势必无法回家,还得在海外国家流浪个几年努力赚钱。如果他留在荷兰,他的薪资根本无法支撑生活;但他不知道,亚洲太太是怎么看待他候鸟般迁徙不定的工作?结婚前几年或许新鲜或许有趣,可以体谅这样的生活,但,过些年,这些问题势必又会回来,到时,会再次陷入同一个问题里吗?

荷兰经理的那番话,不单单只是代表他自己,在工程界多的是像经理这样的,想要有家庭,但却无法事业家庭都兼顾的工程师们,成家之后大家都会面临这样的难题。在每个专案结束,新的工程要开始之前,这些工程师最大的心愿,就是希望下一个专案可以离家近一点,至少时差少一点,让他们和家人可以分享同一个白天及黑夜,而不用在每次电话接通前都得担心打扰家人,努力的算时差。

每个行业都有不同的辛苦之处,工程人像候鸟般的人生,外人看来或许精彩,可以用工作之便探访不同的国家,但这种有家归不得的痛,也只有当事人才知道。

(责任编辑:王慧文)

相关新闻
工程生活──当我看到新人的简历
工程生活—我的美国老板
工程生活—多元文化背后的趣事
这个工作习惯会让你看似“无能” 赶快改正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