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典故:南轅北轍

鄭介文
font print 人氣: 261
【字號】    
   標籤: tags:

【釋義】指車前駕牲口的車槓和車輪碾過的痕跡,即道路。比喻行動與目標相違背。

【例句】學校加強素質教育,「減負」以後,有的孩子就專門去玩遊戲機,這與「減負」的目的南轅北轍。

【近義;反義】背道而馳 適得其反;殊途同歸

這個成語出自《戰國策.魏策四》。傳說戰國時期,有一個人乘坐馬車到楚國去。因為楚國在南方,他理應向南走。可是,他從太行山腳下一動身,就一直朝北方走去。

有人問他:「你到哪裏去?」他說:「到楚國去。」

那人說:「到楚國應該向南方走,你怎麼一直向北走呢?」

他卻說:「沒關係,我有一匹好馬,有足夠的錢財,又有一個趕車本領很高的馬伕,朝南朝北,問題不大,都會到達楚國的。」

那人說:「哎呀,你的方向定錯了。就是有好馬,有錢財,有趕車的高手,也不行。因為你越走就會離你要去的楚國越遠啊!」

他說:「那就當作漫遊吧。」

那人說:「你若漫無目的遊山玩水,另當別論。你要是去楚國,那你永遠也達不到目的。」

他聽不進別人的話,仍然背離要去的目標,向相反的地方走。當然那結果是可想而知的。@*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