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台灣一夜連震十餘次 清晨赫見「地震魚」

人氣: 115
【字號】    
   標籤: tags: ,

【大紀元2012年06月15日訊】(大紀元記者陳靜慧綜合報導)6月14日午夜,台灣花蓮縣附近海域發生5.3級地震,一夜震個不停。15日清晨,一名釣客在花蓮縣立霧溪出海口海灘上,發現1尾身長約6米的「地震魚」,在地震第二天發現「地震魚」,釣客直呼太巧合!

據《威海新聞網》報導,6月15日零時15分許,台灣花蓮縣附近海域發生5.3級地震,震源深度介於7公里至17公里,一夜震動十多起。

《蘋果日報》15日報導,1名林姓釣客今天(15日)清晨在花蓮縣立霧溪出海口,發現1尾身長約6米、俗稱「地震魚」的勒氏皇帶魚,癱在海灘,近乎奄奄一息。林某表示,花蓮一夜震不停,他被搖得睡不著,趁天剛亮到海邊散步,赫見「地震魚」,直忽:「也太巧合了吧!」拍完照後,他把魚送回了海裡。
 

「地震魚」常年生活在200米以下的深海裡,極少出現於淺海。(網路圖片)

據《百度百科》記載,「地震魚」名為「石川氏粗鰭魚」,別稱:地震魚、勒氏皇帶魚、皇帶魚、龍宮使者、白龍王、龍王魚。常被漁民稱之為「地震魚」。「地震魚」常年生活在200米以下的深海裡,極少出現於淺海。

台灣有關媒體曾經報導說,1999年台灣嘉義縣瑞裡鄉發生大地震前,漁民在澎湖海域曾捕獲過一條「地震魚」。這種魚有著細長雪白的身體、大嘴和渾圓大眼。依其狀貌,漁村相傳此種魚為「海龍王」、「龍宮使者」或「白魚龍」,在大地震前後才會出現;或許是在深海海底地殼發生變動或火山爆發前,這種魚才會逃離深海到淺海活動。

據《中國台灣網》2011年4月7日消息,日本311強震後,4月5日台灣花蓮晚間連續發生七起地震,第二天,有苗栗漁民在竹南近海捕獲一條3.5米的「地震魚」,引發民眾的聯想。

《東南網》2011年9月30日引述台灣媒體的報導,日前成功鎮漁民,在台東外海捕獲2只罕見「地震魚」,其中一隻更長達400多公分,令部份民眾擔心,是否是地震來臨的前兆?這種魚大多棲息於20到1000公尺較深的海域,民間傳說在地震發生時才會出現,因此讓附近漁民擔心將有地震來臨。

去年日本311大地震後,台灣民眾心悸猶存,近日台灣遭受豪雨侵襲,今年6月14日午夜花蓮縣發生地震後又見到傳說中的「地震魚」,令民眾憂心忡忡。

(責任編輯:李熙)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