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希望教育出天才嗎?

St. Threath
font print 人氣: 42
【字號】    
   標籤: tags: ,

之前看到國外的一篇文章:《天才是如何思考的(How Geniuses Think)》。裡面討論到, 像是愛因斯坦、費曼、愛迪生這類大眾所認同的天才,他們到底是如何發明出劃世代的發明和理論?

這些所謂的「天才」智商沒有特別高,,像是費曼(近代量子物理的大師)的IQ只有122 ,只大約等於世界上最高智商(IQ228)的一半,但是那位智商高到像外星人一樣的人 ,並沒有對科學和藝術有任何顯著的貢獻。其中的差別到底是什麼?

個人很贊同這篇文章中的一些看法,但為了驗證這個文章的可信度,所以就稍為上網 google了一下文章的作者是誰:Michael Michalko :享譽全球的頂尖創造力專家。Creative Thinkering:Putting your imagination to work的作者,為《財星》500大企業,例如杜邦、家樂氏、奇異電氣、柯達、微軟、 艾克森美孚、通用汽車、福特汽車、AT&T、沃爾瑪、吉列等公司,舉辦創意思考主題 演講、工作坊和研討會。

文章裡面提到了很多天才們的思考方式,包含反向思考、擅長使用比喻、使用圖畫來表達自己的想法….,感覺都很正確,但其中最打到我內心的一個觀點就是──針對一個問題,普通人會去想出一個最合理的答案,就收工去做別的事情,而天才則 會窮盡所能去想出各種不同可能的答案(解法),即使這個問題已經有一個顯而易見的答案了。愛因斯坦有一次被別人問說:『你覺得自己和平常人有什麼不同?』他說:『如果你要求一個普通人在一堆草堆中找到一根針,那麼他們會在找到一根針之後就認為任務完 成了。而我會把那堆草堆翻遍找盡,直到把裡面的每根針都找出來。』

文章中提到,當天才們對一個問題提出不同解法的過程中,他們會經歷幾個階段:以過去所學解出問題(Reproduce,常人停止之處)->嘗試以全新觀點觀察問題(Rethi nking)->提出新的解法(Innovating)
這些步驟中,一般人會認為最難的部份是提出新的解法(Innovating),但其實最難的部分會是Rethinking。因為人腦是一個能夠記住各種模式(Pattern),並能夠自動重 複思考邏輯和動作的結構,所以一旦我們「學會了」,之後大腦只要辨認出這樣的Pat tern,我們就可以不用思考的自然行動。要拋棄已經”學會”(不是”記住”是”學會”)的 東西,如果不是很努力而刻意的去慢慢修正、重新學習、研究改正,那幾乎是不可能 的。(這也是為什麼很多體育教練寧願自己要訓練的選手沒有亂學過一些東西,因為改壞習慣比重新鍛鍊還要困難得多。)

同樣的道理,假如我們不刻意去改變自己看問題的觀點,那麼我們永遠(是永遠)只會有一個觀點,而解法也永遠只會有一個──別人教你的那個。那麼我們就只會是那最平 平凡凡,跟每個人的想法都一樣的傢伙。

這樣的人可以用別人期待的方式,解決別人定義好的問題,可以用微積分算出某個圓 錐的體積有多大、可以遵循守則做出合格的設計、可以用Excel算出損益表和畫出各 式各樣的圖表…可以完成任務(別人定義好,過去你也被教導過怎麼做),但是沒有 辦法解決問題(別人定義好,但沒有被教導怎麼解決),更沒有辦法去發明(發現需求 並定義問題,進而去解決它)。

假如我們可以選擇,我們一定會想要選擇成為一個能夠解決問題、發明產品的天才, 而不是一個只能夠接受任務,只會重複執行、運算以知解法和程序的人。但有趣的是 ,從小到大的學校教育都是在訓練我們如何重複運算、如何背誦填空,並且用有限時 間的考試,將大家的思考模式統一為『用最短時間,運算填寫入正確性最高的唯一解 』這樣的思考方式和天才的思考方式恰好是完全相反的。

個人認為,教育的內容應該是要隨時空背景而推移的。我們現在(著重技能運算)的教育方式,目的上還是放在培育出好的技術人員、好的員工、好的代工人才,這在過去二、三十年是非常需要的,那時候人民需要這類型的教 育,由文盲或是勞力人員,轉變為技術或是文書的白領,帶動基礎建設的進步。

但現在新的一代出生,大家並不單純只想靠技術與技能,花費時間生命做重複的工作,大家期待自己能夠解決問題、創造價值、用新的思維發明新的制度或產品,改變世 界並從中獲取足夠的報酬。也就是說,我們希望自己能夠成為改變世界的天才,但我們的教育卻只想把我們變成技工。如果美國教育真的如這篇文章說的一樣開放 ,那麼他們較多思想狂放的創業家、發明家和藝術家,我想也不是件讓人驚訝的事情。

台大教授張文亮,曾經寫過一篇文章描述自己的經歷,叫從教室逃走的天才。文中提到一段話,描述現代教育體系下的問題:「天才有四種,第一種很會記憶,考試可以考得很好。第二種很會分析,考試也可以考得很好。第三種天才,很會整合,他就『完蛋』了。第四種,他有藝術跳躍的思維 ,直覺類型的天才,他也會『完蛋』了。」

前兩種天才可以成為很棒的員工,假如夠幸運加上自己稍微會行銷自己一點的話,可 能還可以成為那個領域的專家。但第三種和第四種天才是創業和創造價值的最佳人選 ,而我們的教育沒有辦法幫到這樣的人,讓他們進步、輔助他們創造價值,只有辦法讓他們『完蛋』,進而造成我們的產業型態也『完蛋』,這就是我們國家的困境。

很不幸的,我們現在的教育並不是設計來幫助我們成為改變世界的天才、領導者、創 業家,它是設計成讓我們成為各領域的技師、專家用的。

如果我們是第一、二類型的天才(善於分析和記憶,並不是指能改變世界的天才),然 後想要成為愛因斯坦或是費曼那樣類型的科學天才,那麼我們要重新學會怎麼思考問題,因為學校教給我們的思考方式是錯的,如果要成為一個領域的專家或發明家,一 定要反覆咀嚼問題,並窮盡各種解答,而不是快速的用既有的想法去求得一個答案, 並把這個解當成是唯一解。

如果我們是第三、四類型的天才(善於整合和跳躍思考),那麼不要理會學校教育給予 我們的挫折,因為身為這兩類型的天才,是很幸運的,因為我們其實是發現價值和創 造價值的天生好手,Just
do it & keep going!!

最後附上愛因斯坦的一段話:
“The intuitive mind is a sacred gift and the
rational mind is a faithful servant. We have
created a society that honors the servant and has
forgotten the gift.”
Don’t forget your gift!!
@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不斷提一些讓對方連連點頭稱「Yes」的問題
  • 據外媒報導,14歲的美國男孩摩西‧凱‧卡瓦林(Cavalin)將從美國著名學府——加利福尼亞大學洛杉磯分校畢業。他8歲時考入這所大學主修數學,如今將取得學士學位,並準備攻讀碩士。
  • (大紀元記者李莉莉奧克蘭報導)4月22日下午,新西蘭奧克蘭ASB劇院的神韻演出最後一場演出圓滿結束,在如雷的掌聲下,演員二次謝幕,觀眾們臉上都洋溢著喜悅和笑容。
  • 神韻國際藝術團今年在哥倫布市俄亥俄劇院(Ohio Theater)的第二場演出於4月27日晚圓滿落幕。自由撰稿人、前會計師Kim Taylor女士在觀看完演出後表示,中國五千年神傳文化的輝煌展現震撼了她。神韻晚會的設計者是一位造詣非凡的天才。
  • 早在20幾年前,期刊《英國婦產科學》就發表證實了懷孕24週後,胎兒確實能聽到傳入子宮的各種聲音,並在出生之後能辨認曾經聽過的聲音或旋律。當時也有數項研究指出,受過胎教的孩童,發展潛力與智能都相對較高。
  • 大象長長的鼻子用處多,不過,您可能不知道,大象的長鼻子竟也能吹口琴,美國華府動物園就有一頭36歲的亞洲象,彷彿是擁有音樂天賦,沒事就喜歡用各式各樣的方法製造聲響,沒想到,就連小小的口琴,天才音樂象也吹的像模像樣。
  • (大紀元記者季薇多倫多編譯報導)姍姍學步、尿片在身的加拿大卡爾加里的2歲男童烏裡亞,能說3種語言,隨便拿起一本書就可以通讀。2歲9個月大的他,智商達到了154分,與估測的阿爾伯特.愛因斯坦(Albert Einstein)、斯蒂芬.霍金(Stephen Hawking)的智商差幾分,已經加入世界頂級智商俱樂部「門薩國際」 。
  • 【大紀元5月10日報導】(中央社台北10日電)她只有5歲,但指畫對於小畫家艾莉塔‧安德瑞(Aelita Andre)來說輕而易舉。澳洲墨爾本小女孩安德瑞已靠畫作賺進逾10萬英鎊(約473萬台幣),被譽為是「全球年紀最小的職業畫家」。
  • 蘇花公路因昨天的超大豪雨嚴重坍方,交通部公路總局今天搶通部分路段;上午原預估受損嚴重的南澳到和平路段要3天才能搶通,下午發現大量雨水持續沖刷邊坡,搶通要延到10天。
  • (大紀元記者楊辰綜合報導)5月25日見證了航空界的里程碑,世界第一艘商用飛船「飛龍號」(Dragon)完成與國際太空站(International Space Station)對接,成為第一艘在太空站停靠的商用飛船。其所屬太空探索科技公司(SpaceX)及其創建者暨首席執行官馬斯克(Elon Musk) 也因此受到了全世界的關注。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