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海潮流發電平台 中山大學澎湖實測

人氣: 13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2012年08月14日訊】(大紀元記者李晴玳台灣高雄報導)繼台灣海大研究團隊推出「全沒水潮流發電機」之後,國立中山大學團隊歷經二年半的努力,復研發設計完成國內首座「浮式海潮流發電平台」,並將於15日在澎湖進行為期一個月的發電測試,即時發電資訊將傳至跨海大橋供民眾及觀光客閱覽;完成測試後,平台將轉贈澎湖縣政府。

「澎湖海域海潮流能源開發研究」計畫,係由中山大學海洋環境及工程學系教授陳邦富主持,結合中山大學、成功大學、高雄海洋科技大學等校共10位教授組成研究團隊,期於三年內研發設計浮式海潮流發電平台與發電渦輪機組,初期發電目標為1.5kW/小時。歷經二年半的努力,發電平台順利完成,並於明天在澎湖跨海大橋海域進行海潮流發電測試。

陳邦富表示,中山大學第一代海潮流發電平台由中信造船公司負責承造,渦輪機與發電系統則由研發團隊與我國廠商自行設計製造。發電平台已於10日在高雄下水完成穩度測試,隨後運至澎湖跨海大橋潮流發電預定場址,並進行錨定。由於澎湖的潮流為半日潮,退潮流速較大,可供發電,未來每天將進行兩次、每次3.5小時的海潮流發電作業。即時發電資訊將傳至跨海大橋上的LED顯示看板,供澎湖民眾與觀光客閱覽。

陳邦富指出,發電測試將進行至少一個月,平台的設計已考慮颱風波浪的影響。期待能順利通過七、八月間颱風的侵襲測試考驗。發電測試完成後,平台將轉贈澎湖縣政府繼續維護,平台的發電量雖不多,但必可增加再生能源的宣導成效與觀光價值。◇

(責任編輯:張雅云)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