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iPhone限綁約價 公平會重罰蘋果新台幣2,000萬

台灣是第一個針對蘋果限制轉售開罰的國家 歐盟也正對蘋果限制競爭調查中

人氣: 7
【字號】    
   標籤: tags: , , , , , , ,

【大紀元2013年12月25日訊】(大紀元記者莊麗存台灣台北報導)台灣公平會25日委員會議決議通過表示,蘋果亞洲公司限制電信事業的綁約手機價格,已違反〈公平交易法〉規定,除命其自處分書送達的次日起,應立即停止前項違法行為,並處新台幣2,000萬元罰鍰,為全球首宗案例。公平會表示,歐盟也正在調查蘋果限制公平競爭,此案將成為參考案例。

公平會表示,蘋果手機在台灣的銷售量占其全球銷量的1%,主要是透過中華電信、台灣大哥大、遠傳3家公司銷售,蘋果與電信業者的關係屬經銷,而非代銷,產權屬於台灣電信業者所有,蘋果無權干涉綁約價,因此限綁約價是違法行為。

公平會副主委孫立群表示,蘋果亞洲股份有限公司與販售iPhone主要通路訂定經銷合約,產品所有權已轉移電信業者,雙方為「買斷」經銷關係,蘋果沒有權利要求經銷業者用任何方式處分手機。

公平會今年4月開始立案調查,蒐集蘋果公司和3大電信業者的合約及電子郵件往來紀錄,認為蘋果公司限制電信事業綁約手機價格。公平會也強調,如果蘋果公司不改善,或者再犯,可以再處10萬到5,000萬元罰鍰。

電信業者:近市場競爭

對此,電信業者表示會持續面對,但三家業者資費方案與綁約價不盡相同,已接近市場自由競爭的結果。

電信業者表示,公平會認為,電信商還是按照市場競爭情況,推出很多不同組合的iPhone資費方案,即使蘋果不與電信商溝通,大家趨於市場競爭,最終的綁約價還是差異不大。

另一電信業者補充,不只蘋果,其他品牌的手機綁約價也大致雷同,各家業者的高、中、低手機的資費方案與綁約價,本來就會落在大致相同的價格帶,電信業者的綁約方案不需送交主管機關審查,可自由因應市場調整。

業者:限價的不只蘋果

也有業者透露,除了蘋果,其他手機大廠也要求電信業者提供資費表審核,因為手機廠商一定會想事先知道自家產品的資費方案與銷售金額。

不過,因為電信業者與手機廠商早有合作默契,是手機廠牌要求,還是電信業者自行提供,這次蘋果公司的合約與電子郵件往返,就成了公平會開罰的證據。

而公平會此舉是否對未來智慧型手機市場價格產生變化?業者稱對未來零售價影響不大,因為蘋果限制售價目的並非「統一定價」,日前iPhone 5S、5C若細算各家綁約資費總金額與手機售價,電信三雄也有數百元的價差。◇

(責任編輯:明芳)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