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典故:同仇敵愾

陳必謙整理
font print 人氣: 199
【字號】    
   標籤: tags:

【釋義】意思是表示有著共同的憤恨,全體一致痛恨敵人。

【近義;反義】團結一致 戮力同心;同室操戈 自相殘殺

這個成語,出自《詩經•秦風•無衣》。春秋時代,有一首歌謠,表現了士兵們慷慨從軍、同心對敵的樂觀精神和保衛祖國的英雄氣概。這首歌謠第一節說:「誰說沒有衣服?我的戰袍就是你的。國王興兵打仗,快把刀槍修好。我與你共同對付仇敵。」「同仇」這個詞就來源於此。

紀元前623年,衛國的甯俞出使魯國,魯文王設宴招待。席間,文王讓樂工演唱《湛露》和《彤弓》。甯俞一聽就知道,這是周天子對諸侯恩賜、褒獎時的宴樂。甯俞在席間表示沉默。

文王對甯俞的態度不理解,宴飲完畢後,命人私下詢問他是甚麼原因。甯俞回答說:「當年諸侯以周天子對敵人的憤恨為憤恨(即「敵愾」),所以為天子上戰功。天子為了酬謝諸侯,在酒宴中賜演《彤弓》和《湛露》,但如今我們衛國來到魯國表示友好,大王學天子賜諸侯的禮節,也命樂工演唱《湛露》和《彤弓》,我只好沉默了。」

魯國僭越天子的禮樂來接待諸侯,這是失禮的表現,甯俞感到被凌辱,只好以沉默表示不滿是很自然的了。@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孫權激憤地說:「孤與老賊,勢不兩立!」他當場砍去桌案的一角。下令誰再敢主張投降,就立即斬首。
  • 晉軍繼續前進,連連勝利,最後終於消滅了吳國,結束了魏、蜀、吳三國鼎立的局面,重新統一了中圍。
  • 複:再,重新。熄滅的火,又燃起來,也比喻失勢者,重新得勢。
  • 項羽聽到四面都響起了楚地的歌聲,不覺愣住了。
  • 當時,有一個也是以畫松而聞名的畫家叫畢宏,他聽到張璪這種絕技,覺得這不可能是真的,就專程去他家探訪。
  • 紀元196年,曹操以漢獻帝的名義,發號施令,威脅孫權把兒子送到許都做人質。
  • 唐代有一位詩人叫劉商,喜歡喝酒,家裏又不太富裕,心裏常常很壓抑。
  • 晉國的大臣趙鞅,對甚麼是禮,存有疑問,就向鄭國的大臣游吉詢問。
  • 春秋時代,楚平王昏庸無道,在奸臣費無極的教唆下,竟把原來給太子娶的妻子,改作自己的妻子。
  • 商朝末年,紂王暴虐無道,亂殺無辜。天下百姓和一些諸侯,紛紛起來反抗。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