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故事:不求甚解

作者:一斗
font print 人氣: 553
【字號】    
   標籤: tags:

「不求甚解」此句成語出自陶淵明《五柳先生傳》。

晉代人陶淵明做事隨其自然,為了生計,他出任彭澤縣令。一次太守派人來巡視,縣吏提醒他去迎接,縣吏又說要戴官帽,束官帶,不可違背體統,陶淵明嘆氣說:「我怎麼能為了五斗米的俸祿,輕易向人屈身呢?」於是解下官印回家去了。

他家有七、八間草屋,罐子裡沒有餘糧,寒夜裡沒有被子,冬天穿著單衣服,一次火災,將微薄的家業燒光,他依然安然自樂,對家人說:「我正想要搬到南村去住,那裡有許多善良的人。」

他好讀書,只求明白字句的基本意思,每當明白一點,就高興地忘了飲食(好讀書,不求甚解,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讀書讀累了,就在北窗下躺一會兒,偶遇涼風吹過,就稱自己是「羲皇上人」。

因為他為人自然,所以寫出的詩也自然天成,千百年來為人傳詠。

「不求甚解」現在多指學習不認真,或不深入了解。◇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春秋時代,蔡人公孫歸生(聲子)出使晉國,回國途中去了楚國。楚令尹子木接見他,詢問他有關晉國人材任用的問題。
  • 又過了五天,桓公身體疼痛難忍,就派人去找扁鵲,但扁鵲已經逃到秦國去了。蔡桓公也就病死了。良醫治病,當疾病在皮膚時就及時醫治,這是因為剛顯露苗頭就要及時處理。事情的禍福也有開端,所以聖人總是儘可能及早地予以處理。
  • 失去大將龍且,項王十分害怕,於是派人前去規勸韓信,希望他能反叛漢王劉邦,投靠自己。韓信辭謝說…後來,文中的「言聽計用」演變為「言聽計從」這句成語,用來形容非常被人信任。
  • 周朝末年,周景王即位以後,他為了能多搜刮到一些錢財供他享用,下令廢除了當時流通的小錢,重新鑄造一種大錢。大夫單穆公勸諫他不能這麼做,周景王卻根本不聽,仍然我行我素。
  • 立,是指侍立的意思,侍立在程頤家門口的雪中。比喻尊敬老師,誠懇求學。後來楊時、游酢「程門立雪」拜師求學的精神,也被歷代傳為美談。
  • 宋朝太宗在位時下定決心,要花精力翻閱《太平御覽》這部巨著,在他左右的人認為,皇帝每天要處理那麼多國家大事,還要去讀這麼一部大書,太辛苦了!就勸告他少看些,也不一定每天都得看,以免過度勞神。
  • 漢和帝時,有個太醫名叫郭玉,精通醫術。經他治療的病人,無論男女老幼、病輕病重,都有效果。
  • 《後漢書.卷七四上.袁紹劉表列傳.袁紹》中記載,東漢末年紛亂,各地區的首長擁兵自重,戰亂不休。在京師,袁紹起兵討伐董卓,所以有不少人歸附他。袁紹的根據地在渤海郡,而地處周邊的冀州刺使韓馥見袁紹勢力漸大,非常害怕袁紹會併吞冀州,所以常縮減糧援,以削弱袁紹的兵力。   
  • 在〈逍遙遊〉中,莊子舉了一個鵬鳥高飛的寓言,說明人要先懂得「適性」,才能知道自己也有天生的長處,不會一味羨慕別人。在這個寓言中,莊子談到北海有一種鯤魚,大得不得了,後來這種魚變成了鵬鳥。鵬鳥也是非常地大,奮力飛起來的時候,張開翅膀像懸在天邊的雲。
  • 這個成語的來源說法不一,一種說法是出自《景德傳燈錄.趙州東院從稔禪師》:「時有一僧便出,禮拜,師曰:『比來拋磚引玉,卻引得個墜子。』」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