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台臨會審示範區 柯建銘:通過機率趨近零

【字號】    
   標籤: tags: , , , , , ,

【大紀元2014年06月26日訊】(大紀元記者吳旻洲台灣台北報導)立法院本週原排定處理監察院人事同意權覆議案,但因爭議太大、協商未果,而改於26日聯席審查「自由經濟示範區特別條例」,各界質疑是為了迎合中國國台辦主任張志軍訪台。不過民進黨團總召柯建銘表示,立院26日審查示範區只排半天議程,光登記發言時間就不夠,不太可能通過;且示範區爭議太大,「在臨時會通過的可能性近乎零」。

立法院經濟、財政、內政聯席委員會26日排審「示範區特別條例」,柯建銘質詢時表示,台灣20年前制定《獎勵投資條例》確實是跨時代創舉,提供外銷產業租稅減免,但台灣已走出加工出口區時代,現在還用同樣概念推行經濟策略,會陷入窘境。

「馬政府應該去了解,為何外國人不來投資?」柯建銘強調,近年台灣的營所稅已由25%改為17%,已是世界最低,但馬政府執政6年來,外商直接投資(FDI)卻創史上最低,示範區的租稅減免優惠已無誘因,所有租稅優惠政策工具已用完,呼籲馬政府不要陷入自由貿易的迷思。

政策有異需多溝通 不要硬幹

民進黨團幹事長蔡其昌則表示,從他的角度來看,示範區就是加工出口區2.0版、特區轉型。他指出,同意現有法令若不合時宜、阻礙經濟發展,可以鬆綁、修法,但應回歸修法的方式,而不是「劃定一個區域,把現有法令都規避掉」,這樣會對社會公平性、內部矛盾產生巨大衝擊。

對此,國發會主委管中閔回應,政府雖持續在檢討法令、鬆綁法規,但因修法時程太長,為爭取時效,才會在示範區內排除法令;且很多台灣人民對法規鬆綁、市場開放存有質疑,為避免爭議僵持不下、各說各話,才會選擇在特定範圍小規模試行,看效果如何。

不過蔡其昌認為,示範區不能稱小規模,影響範圍相當巨大,而且當人民對政府政策有質疑時,應跟人民溝通,而不是關起門來硬幹。他建議,政府應召集藍綠學者好好坐下來溝通、討論。

國際醫療不需設專區 修法即可

民進黨立委陳其邁則表示,他贊成發展國際醫療,但不贊成自經區內設置國際醫療專區。他強調,台灣的顱顏手術、活體換肝、關節置換、微創手術、人工生殖、美容手術、植牙、高階健檢等特色醫療在國際社會上評價很高,享譽國際,並不會因設立專區而吸引外國人來台看診。

陳其邁強調,政府常以泰國康民醫院、北京國際醫療為例,宣稱不做國際醫療專區就會趕不上其他國家,但這兩個案例其實是因為當地醫療水準太差,外國人只能在當地的國際醫院看病,僅約一成是慕名前往就診,且國際醫療須人才養成、技術投資,並非搞個國際醫療專區1、2年就可達成,若真需要尖端人才教育、交流,只要修改相關法律,沒必要納入示範區。◇

(責任編輯:宇璇)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