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守博物館美術館的規定

作者:朱玉鳳

人氣 669
標籤:

參觀博物館或美術館的規矩禮儀頗多,有些博物館或美術館是完全禁止拍照的;有些僅允許沒有閃光燈的照相。在埃及,只要是室內,除非有特別說明,否則一律禁止任何形式的照相。美術館裡的畫作通常也不能拍照,但羅孚宮的畫作卻允許沒有閃光燈的拍照;因此鎮館的蒙娜麗莎畫作前,總是擠滿了全世界慕名而來的粉絲。在不准許拍照的博物館或美術館內,偶爾會看到有人素描,但很多館規定素描只能用可擦拭的鉛筆,以防其他種類的筆色染到文物或畫作,而無法抹除,可就麻煩了。

在國外參觀博物館或美術館,很多是免費的,所以可先要了解是否須購票。比如,大英博物館是免費的,但入口處有捐獻箱,遊客可自由捐獻。巴黎羅孚宮、紐約大都會博物館和維也納博物館都是要購票的。若是怕排隊購票花時間,可先從網路購票,自行印出再持票入館,就可省下許多時間。通常在各館的網站上都會註明清楚,包括開放與關閉的日期與時間、票價、館裡文物畫作擺放區等,建議讀者都事先查明白。

這些博物館都很友善,有一次我去紐約大都會博物館時,因電池耗盡,無法照完我喜歡的埃及古文物;於是第二天再去,我向收票員出示前一天的門票,並表明尚未拍完照片;他沒等我說完,就讓我再進去。這是美國富有人情味的地方。

除了是否能拍照,進入博物館需要注意的事,還有不能攜帶食物飲料,背包、外套、大衣須寄放在指定地點;這除了方便參觀者輕鬆觀賞之外,更能保護古文物,以免參觀者不小心碰撞或刮傷那些無法裝框保護的物品。

現今的博物館或美術館大都有團體導覽以及耳機導覽;前者一定要緊跟導覽員,否則落後了,容易被其他人群沖散;耳機導覽是較彈性的聆賞方式,可以反覆聽講。有些耳機導覽租金是附在門票內,無需另外付費;有的是須額外租的。這些導覽多是以國際通用的英文為主,但這些年,中文的耳機導覽漸漸多了。

參觀博物館或美術館是不能碰觸文物的,但我常看到好奇的大人或小孩總會伸出手來,這時眼尖的看守員立刻會出聲制止。參觀之禮是要與物品或畫作保持一臂的距離,那些脆弱的古文物或畫作是經不起每個人碰觸的。有些更因人們在密室參觀,呼吸水氣黏著,而有毀損之虞。

我去埃及帝王谷參觀法老王陵墓,門票允准參觀三座陵墓,但我為了看圖坦卡門法老王的墓室,就需另外購票。我抱著誠敬及歉疚的心情入內,圖坦卡門法老就躺在墓室裡。雖然玻璃罩保護著木乃伊,但密不通風的地下陵墓,出現霉斑,這是經年累月參觀者呼氣所致。埃及政府一直在不穩定當中,等到注意這些重要小節時恐怕太遲了。我所不懂的是,當初圖坦卡門法老王的陵墓被挖掘時,他可是好好地被包裹在三間大中小夾層的金箔屋形木槨內,再藏身於金光閃閃的三層人形棺裡,而最裡面一層裝著他的木乃伊,是純金打造的人形棺。這些現今都放在有冷氣的埃及博物館內;獨獨他本尊的木乃伊卻放在悶熱的陵墓裡。

參觀展覽拉近我們與古人或創作者的距離,是書上看不到,資料上也無法提供的親身經歷;所以旅遊時,可別忘了去參觀這些文化瑰寶,外國人常說Seeingis Believing.眼見為憑,用於參觀博物館、美術館或古蹟遺址是最洽當不過了。偶然Google一下,發現我只去過世界十大博物館的五、六個而已,真是遊歷尚未完成,猶待積極努力。@

摘自 《禮貌,你做對了嗎?》 商周出版社

責任編輯:顏靜蓮

相關新聞
當個知禮的觀眾
到歌廳戲院看表演的合宜打扮
運動是社交  不是爭勝負
社交媒體滋長攀比 青少年恐陷抑鬱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