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丹:陰霾帶動經濟該歸「功」於誰?

人氣 187
標籤: ,

【大紀元2015年12月13日訊】在中國大陸持續著消費疲軟的今天,人們似乎很難想像,有這樣一群特別的商家仍在保持著旺盛的銷售力,甚至在某個突發的時間點還創造出了產品銷量飆升的佳績。

美國《華爾街日報》的官方網站上有數據顯示,一個月以來,「口罩」和「空氣淨化器」在淘寶網上的搜索量分別激增141.5%和50.9%。其中,從11月30日到12月6日,口罩在網上的搜索次數為606,031次;這一週比上月同期增長41.4%,比去年同期增長13.2%。阿里巴巴預測,搜索量在未來一週將略有上升。而空氣淨化器的受歡迎程度也毫不遜色,僅在「雙11」這一天,其搜索量就超過了5萬次。儘管11月底時,搜索量有所下降,但上週又開始明顯上升。

一看「口罩」和「空氣淨化器」這兩類只在惡劣、極端天氣才會讓人想起、並迫不及待需要的產品就知道,11月底至12初左右的這段對於淘寶賣家來說,可堪稱「旺季」的時間正是高濃度陰霾肆虐中國、毒害著無數中國人的災難日。在這段時間裏,陰霾的預警信號不但從橙色迫升至紅色,且以北京為首的華北地區則更是陷入了「空氣質量末日」。除了上述這兩樣直接用來抗霾的產品之外,某間接相關的產品也呈現出了搜索量激增的趨勢。根據《中國日報》的報導,過去一週來,在某些霧霾嚴重的城市,「安全套」的搜索量超過了空氣質量較好的城市。而這樣的信息也被媒體解讀為「人們更擔心未來寶寶的質量,設法避免在霧霾天懷孕」。

如果說,產品的「搜索量」與實際的銷售量仍存在著一定的差異,那麼一家專門從事數據分析的公司所得出的統計數據——僅「雙11」這一天,電商平台上就售出了大約57.131萬台空氣淨化器則顯然能表明,處在重霾之中的人們最終將積累了多日的購買慾,選擇在狂購日這一天,揮霍在一台並不常用、卻能救急的設備上。如果說某天的狂購並不足以顯示出中國人為了抗霾、不惜一擲千金的決絕之心,那麼來自加拿大的新鮮瓶裝空氣在中國的熱銷便可讓我們深切的感受到,中國人對無污染的空氣有著多麼強烈的渴求。

想到將新鮮空氣收集起來銷售的加拿大華裔青年表示,最初這樣的主意「只是一個惡作劇」。然而,令他沒想到的是,「自他們開始網店以來的過去三個月裡,他們向中國售出了900瓶」。至此,我們不得不豎起大拇指,為中國人瞬間培養出新興產業、帶來經濟效益的能力點讚。但與此同時,我們也需要在這樣一個陰霾天裡保留一份「謙虛」。若沒有足以致命的陰霾,中國人又怎會對那些「抗霾神器」以及瓶裝空氣這般狂熱?

因此,我們或可說,此番「抗霾神器」的銷量大增、瓶裝空氣的大賣全是陰霾的「功勞」。但若要論功行賞,我們則需要找出,到底是誰製造了這樣一個陰霾肆虐的時機與環境?顯然,生產以及銷售口罩、空氣淨化器等一系列相關產品的商家,不過就是按照需求來規劃營銷,他們根本沒有能力製造濃度如此之高、面積如此之廣的陰霾。

一直被拿來充當替罪羊的是排放尾氣的汽車。然而,中國人都看的很明白,限行、限購從未真正發揮過切實有效的作用。況且國外有日本東京,其汽車保有量超過北京,國內有華北、東北等地的中小城市,其汽車保有量其實並不太多。此外,中國的汽油長期存在被添兌化學原料的現象並未被排除其可能性。甚至還有不符合排放標準的柴油車仍在路面上大量出現。因此,汽車並不是最主要的「功臣」。

事實上,只要對空氣污染狀況有所瞭解的人都會發現,陰霾出現的長期性以及高濃度就足以顯現出,遍及中國的重工業生產企業所排放的廢氣才會有這般巨大、持久的威力。這類企業不僅能得到國家的支持,並且所獲得的利益也直接輸送至權力集團,跟老百姓幾乎毫不相關。由此可見,為謀利而不惜破壞環境、製造陰霾的正是中共權力集團。

或許,在政治權貴們從工業發展中賺的盆滿缽滿之時,便立即將子女、親屬改變國籍、送往國外的無數事實面前,中國的老百姓這才發現,唯一跟自己相關、甚至需要自己掏腰包為之買單的,僅僅是那些出產利益的工廠所排放的廢氣而已。如此,置身在陰霾中的人們既要付錢、又要遭罪,怎一個「慘」字了得?

責任編輯:尚一

相關新聞
北京陰霾段子集:天空飄來五個字
陰霾籠罩中國多省市 驚動外國人
陰霾籠罩下天安門武警首次戴上口罩
上海查獲假3M口罩 3M:戴假的不如不戴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