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僑泰畢業生創意多元 具推廣價值

鄧玫玲台中
font print 人氣: 48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2015年04月07日訊】(大紀元記者鄧玫玲台灣台中報導)僑泰高中第17屆應屆畢業生,在畢業前夕許多設計新秀們以各種精彩作品相互競秀,並獲得許多獎項,展現的創作能力非常豐沛。

三年級服裝科王唯甄同學以「不對稱波浪」的主題製作的一款服飾,獲得全國技藝競賽服裝設計金牌,這款得獎作品展現了王唯甄在服裝設計方面的天份,讓人刮目相看。而汽車科學生也有不錯的成績,吳啟瑞老師的研發團隊發明了機車安全帽配合鎖,可以讓安全帽與機車同時上鎖,鎖住安全帽的方式簡單方便,是一項深具市場推廣價值的工業設計。

僑泰高中廣設科學生利用被人隨意丟棄的茶包,掉落的榕樹與芭樂葉,製作成再生紙,再製作出造型特殊的LED燈具。(鄧玫玲/大紀元)

廣告設計科今年也有很多亮麗的表現,林珊琪、王芸婷和劉庭聿利用被人隨意丟棄的茶包,及在人行道掉落的榕樹與芭樂葉,把這些廢棄的物品打成泥製作成再生紙,再製作出造型特殊的LED燈具,並以台灣雲豹、櫻花鉤吻鮭等保育動物圖騰為燈具作造型,環環相扣的設計概念令人叫好。
僑泰高中餐飲科教師王裕華、徐美玲、林頂立三人組隊,參加2014客家美食料理比賽表現優異,榮獲社會組競賽金牌獎。(鄧玫玲/大紀元)

僑泰高中餐飲科的教師們也交出很優異的成績單,王裕華、徐美玲、林頂立三人組隊參加2014客家美食料理比賽表現優異,榮獲社會組競賽金牌獎,得獎的客家特色料理取名「苦盡甘來福氣到」,採用客家的福菜、梅干菜、豆醬、樹子醬製作出別具風味的客家美食。

僑泰高中校長室主任秘書表示:每年在這個畢業前夕,僑泰學生們都有很好的研發與創意作品,值得業界關注並推廣至消費市場。

責任編輯:羅令尹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大紀元記者楊小敏台灣高雄報導)三信家商第48屆三信美展暨第10屆廣設科、第14屆廣設學程畢業展,於5月27日至31日假高雄市政府中庭展出,今年主題「好YOUNG(樣)板」,以七巧板的概念為主軸,藉YOUNG傳達年輕源源不絕的活力與創意,以成為設計教育的好樣板,計有一百多件作品參展。
  • 英國時尚界挖掘設計新秀的重要秀展-倫敦畢業展時裝週,今年首次邀請國際設計大學畢業生參加,台灣實踐大學江奕勳以「航向月球」系列作品,勇奪最佳設計師首獎。
  • (大紀元記者楊小敏台灣高雄報導)三信家商觀光科舞蹈班,常代表高雄市參加各項重要慶典活動,該校連續22年獲高雄市政府遴選參加雙十國慶演出;過去每個學生幾乎都沒有舞蹈基礎,直到就讀三信才接受訓練,繼而熱愛舞蹈,他們利用早讀與課後不斷練習,在堅持不懈的努力下,締造不凡的成就。
  • (大紀元記者謝月琴台灣宜蘭報導)「2013大學建築系畢業設計國際特展」旨在提供一個國際建築學術交流的機會與平台,讓來自台灣、日本、香港與新加坡大學建築系的年輕應屆畢業生、建築師與教師們,能一起分享並討論他們對於建築未來的願景與觀點。此展覽自7月21日至9月22日於羅東文化工場展出。
  • 【大紀元9月16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黃貞貞倫敦15日專電)台灣實踐大學服裝設計系畢業生江奕勳,今年6月勇奪倫敦畢業展時裝週國際設計大學畢業生最佳設計師首獎,今天他的作品首次在倫敦服裝週展出,搶眼的設計受時尚專家好評。
  • 台中市港區藝術中心推出龍津國中美術班畢業展,展出水彩、水墨、版畫及複合媒材創作,歡迎民眾參觀,用行動支持藝術新秀。
  • (大紀元記者陳文敏台灣苗栗報導)亞太創意學院視傳系巡迴展,首站於31日起在竹南美術館展出,日間四技部兩個畢業班共15組的畢業作品,涵蓋形象視覺規劃、包裝設計、服裝設計、繪本、導覽書等,作品繽紛多元、豐富精美,31日該系參展學生展現所學發揮長才,完美的畢業展邀約鄉親前往觀賞,展期至4月13日止。
  • (大紀元記者謝月琴台灣宜蘭報導)耕莘專校與宜蘭縣政府文化局合作,於4月6日舉辦數位媒體設計科第一屆畢業展「驚彩玩藝兒」。此次展覽依類別分為三大展區:分別是產品概念設計、企業形象與包裝設計為主的「視覺傳達設計區」,影音多媒體與互動遊戲的「數位多媒體區」與結合在地產業與文化的「文創產學交流區」三大區,畢業生將五年學習成果以多種樣態呈現,動靜兼具。
  • (大紀元記者簡惠敏台灣屏東報導)國立屏東科技大學木材科學與設計系,8日起至4月11日在校內圖書館舉辦畢業成果展,今年主題為「擁生樹」,作品涵蓋家具、空間規劃、木質纖維應用、包裝設計及板胡樂器製作等作品共20多件。兼具實用性與藝術美感的作品,展現4年學習亮點。
  • 隨著畢業季到來,即將跨入下個階段的彰化藝術高中美術班學生,在國立彰化生活美學館聯合舉辦「廻藝」畢業展,除了得獎的藝術作品外,學生自製創作理念影片,表達高中生涯當中的創作「回憶」。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