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器內該裝進什麼?

方靜
font print 人氣: 12
【字號】    
   標籤: tags:

無意間,在網路影音平台上看到好萊塢知名諧星,在大學畢業典禮致詞的影片。過程中,他妙語如珠、發人深省,當聽到:「我不能被裝進容器,因為我就是容器」這一段時,特別豎起耳朵,屏息以待,不料,他話鋒一轉,未再深入……

當然,這一段話是要勉勵年輕人:不要受外在的限制,勇敢去追求夢想。然而,我更關心的是--容器裡要裝進什麼呢?因為人就像一個容器,裝進去什麼就是什麼。所以容器裡的東西,將決定你會成為一個怎樣的人。

在這科技快速發展、物慾無限擴張的當下,可以裝進容器內的東西太多了。舉凡:尊榮的名聲、巨大的利益與熾烈的情感,這些幾乎已成為時代的主流、普遍的價值。為達到目的,無所不用其極,置身於危險之境而不自知,這也正是人類的劫難與悲哀。

殊不知,「可以」不代表「應該」,這簡單的兩個詞彙,攸關我們如何待人處事、安身立命。可以是「could」,應該是「should」,只差一個字母,但選擇不同,結果也不同。我們「可以」做很多事,但並不意味著我們「應該」做那些事;我們「可以」不做很多事,但我們「應該」努力學習去做一些事。

而要如何判別「可以」與「應該」呢?其實不難,只需在容器裡放入「真誠」、「善良」和「堅忍」的準則,事事對照、時時警惕,不忘自我審查、自我節制,就可以明白哪些是可以做卻不應該做的;又有哪些是可以不做卻應該做的。

偶然聽到的一場演講,提醒自己該好好檢視容器內有什麼?很慶幸,已經知道要放入「真誠」、「善良」和「堅忍」;而「存乎中,形於外」,接下來,便是踏踏實實、身體力行的功夫了。◇

責任編輯:黎薇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學習與他人合作,學習在團體中如何應對進退,學習化成團隊的一分子,彼此無私的分享共同的努力成果。在工作、求學上,這都是幫助自己貼近夢想的捷徑。
  • 暑期將近,你有沒有計畫好好利用這段假期,嘗試一下做「義工」呢?
  • 「外面天氣好好,上課真無聊,好想蹺課啊!」或許不少人在學生時代都曾有過這種想法。對於蹺課的行為、動機,人人抱持不同意見和想法,有支持、反對,或中立態度,各方表述。面對現今學生翹課問題越來越嚴重的趨勢,學生、老師又是怎麼看待?
  • 曾任外交部長的田弘茂先生,鑽研政治學有道,在國外學界享譽盛名。本文是他比較中、西教育之差異,並分享其在美國多年的教育經驗與觀察,藉此勉勵年輕學子,「誠實」為首要培養的習慣。
  • 讀書是一種文化營養:其可通百卷,良醫心成,醫愚醫滯,氣蕩胸懷,使人神健智廣,身心俱佳。
  • 當父親嘆著氣,顫抖著手將四處借來的4,533元遞來的那一刻,他清楚地明白交完4,100元的學費、雜費,這一學期屬於他自由支配的費用就只有433元了!他也清楚,老邁的父親已經盡了全力,再也無法給予他更多。
  • 與高中的學習環境不同,大學生不僅要學會自主學習,還要合理規劃學習時間和強度,才能取得好的學習效果。以下指出大學生在學習中,常見的5大問題,以及相應的解決方法:
  • 很多同學可能會覺得人生茫茫,毫無鬥志,以致渾噩度日,成就低落,而真正的「病因」便是出在他不知道人生的目標何在?
  • 但再怎麼優秀,金字塔頂尖的石頭還是只有一顆,那又會是誰呢?就是下面7項成功特質裡的NO. 1!
  • 兔爸爸在擔任課後輔導流浪教師時,看到各式各樣的學生,也發現,一個學生是否能夠活得有意義、活得有朝氣,完全在於他有沒有一個強烈且明確的目標。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