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公子品酒乾坤】為品嚐Marchesi Di Barolo佳釀 何妨轉千彎

人氣 6

【大紀元2015年09月05日訊】圖/文 阮公子

從意大利米蘭北往派蒙特(Piedmont),駕駛著租車在蜿蜒的山路上馳騁,欣賞著圖畫般的田畦與葡萄園,的確是賞心樂事。有機會在派蒙特的巴樂奴區(Barolo)與巴別瑞西扣區(Barbaresco)的酒園親身去體驗著名的意國佳釀,則是最佳的動機與不能抗拒的誘惑!經過一段又一段的狹窄彎曲山村路徑,甫進入派蒙特,即被在陡斜的山坡上散發著綠玉般光彩的一幅又一幅葡萄園吸引住。
 


 
我們在派蒙特的科特美拉鎮(Cortemilia)的Villa Hotel San Carlo渡假莊酒店下榻,酒店主人Carlo Zarri 是意大利的名廚和飲食大使,經常擔任大型活動及國際交流的飲食總監。在酒店的餐房裡,我們享受著Carlo親自下廚的廚師精選晚餐的同時,也品嚐了巴樂奴和巴別瑞西扣葡萄酒,對酒家園的作業和葡萄種植也有了初步的認識。
  
從北面的阿爾卑詩山伸展至南面的地中海,給予派蒙特獨有的氣候。晨曦的濃霧帶來適當的滋潤、明朗的下午帶來充沛的陽光,豐潤著葡萄的生長與飽滿的成熟。雖然產量只佔派蒙特總種植量的3%,樂比奧奴(Nebbiolo)卻是巴樂奴和巴別瑞西扣區中十分見稱的釀酒葡萄品種。也許因為產量不多,更覺難得吧!只需三數回的試酒行動,便足夠明白何以巴樂奴和巴別瑞西扣的酒獲得如此的稱頌。
  
毗鄰的這兩個酒區的十方英里葡萄種植帶其實佔地不算大,年釀數字是巴樂奴五十萬箱,巴別瑞西扣二十萬箱。絕大部份的酒園都是家族經營。雖然都種有樂比奧奴,卻因山坡園田的土壤有異,酒釀的味與格亦有不同。巴樂奴的土壤是冰封時期的餘留,以粘土碎石為主,然而每山畦都會有差異,巴樂奴酒釀的丹寧較明顯,韻格亦因此而有不同。反而巴別瑞西扣的園畦土壤較為平均,果香芬濃,口感柔滑和順。
  
早晨自Villa Hotel San Carlo渡假莊出發,車子爬過了多個山頭彎路,穿越過大小村鎮,到達了在巴樂奴第一個酒莊。位於山上的Marchesi Di Barolo 有二百多年的歷史,莊主是 Abbona家族,帶領我們在古雅的莊園和家族的私人藏酒窖中探遊的是出口部主任Alvise。據他說,酒莊的葡萄園及土壤管理基於對意國釀酒文化的尊重和Abbona家族的代代相傳的傳統,「盡量減少人為的影響,讓大自然盡情發揮!」Alvise解釋道。「意國的生產釀造準則(DOCG)」十分嚴格,為了得到充份的陽光和濕潤,葡萄園必須在不低於150 至 400 公尺高的位置;巴樂奴的酒,亦必須在橡木桶中藏至少兩年,樽藏至少一年。一概的巴樂奴特存(Reserve),則至少藏五年,其中三年是橡木藏。
  
多得DOCG的嚴謹要求和樂比奧奴葡萄的獨特性格,巴樂奴酒釀的酒格豐厚,內涵有緻,丹寧度與酸性雖高但久藏後韻味迷人,果情芳香,難怪釀酒量雖不算高,依然得到不少藏酒客的垂注鍾愛。
  
Alvise 給我們試嚐了三款等級格韻不同的酒目,各有千秋色態,盡能顯示出個別葡萄園所在處的個性本色和Marchesi Di Barolo酒莊的釀酒哲理,引領我們的腔蕾進入賞酒的無濟境界的三瓶佳酒釀給予我們極佳的印象,就是道別後,酒韻香情仍在口腔裡徘徊不散好一會。太太愛煞了那瓶Moscato D』Asti,也不管路途還遙遠,堅持購下一支才上路!◇

責任編輯:鄧林

相關新聞
【阮公子品酒乾坤】夏日露西
【阮公子品酒乾坤】Dona Paula 出色的阿根庭妙百
【阮公子品酒乾坤】Monte Creek 牧場裡的葡萄園
【阮公子品酒乾坤】Monte Creek 牧場裡的葡萄園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