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學生扮納粹挨轟 台光復中學校長辭職

人氣: 1262
【字號】    
   標籤: tags: , , , ,

【大紀元2016年12月25日訊】(大紀元記者江禹嬋台灣台北報導)新竹光復中學16日校慶典禮上,學生集體穿著納粹軍裝,受到外界批評,以色列駐台辦事處更強烈譴責。校長程曉銘25日發出聲明稿,引咎辭職。教育部部長潘文忠談到,「創意不能以歷史傷痛來作為主題」,教育部將組成專案小組,檢討教師和校方行政人員的責任,並扣減該校1年200萬元的補助款,1個月內撤銷該校優質高中的認證。

光復中學校長程曉銘25日引咎辭職。(中央社)
光復中學校長程曉銘25日引咎辭職。(中央社)

學生cosplay德國納粹,包括服裝、旗幟、軍徽等裝扮,模仿德軍親衛隊受校閱之場景,引發爭議,總統府也請行政部門追究校方責任,強化相關教育。不過學者談到,當整個社會都在批判學生、老師無知時,也希望大家反思,台灣社會對德國二次大戰的傷口,是否真有嚴肅看待?「當我們檢討學生為什麼出現這樣脫序行為時,大人是否也該反省我們自己」。

潘文忠談到,這些學生把歷史傷痛當成「愉悅」表演,無知於歷史傷痛,非常不適當,教育部以學校的大家長身分對國際表達歉意。他說,學生了解有限,若導師或社會不能及時提醒,必須深切檢討並追究責任;教育部將組成專案小組,了解教師和行政人員當時的處置,顯示歷史和公民教育都要再加強。

光復中學表示,在提議時,導師有不斷提醒此議題非常爭議,但最後表決結果,最高票為「希特勒」,導師尊重孩子們意願,該名導師也說:「這點是我最失職的地方,應該立即否決。」光復中學表示,未來不會處分學生,行政處分名單將開會決定。

黃益中:不該把責任推給學生

北市大直高中公民科教師黃益中提到,該班導師是歷史科教師,卻搞不清楚納粹對世界人權的危害,如果他是教育部部長,他會把那位教師的教師證拔掉,「教育部扣200萬(獎補助款)算很客氣。」這是該班導師的錯,跟學生無關。

他認為,學生無辜也很可憐,做道具花了不少時間,教師卻在這過程中「盡可能地展現你的無知」,學生本來希望得到大家的讚歎,但現在好像做了什麼傷天害理的事。

聯合國的人權公約將「歧視性言論」入罪,在歐洲某些以前被納粹迫害過的國家,扮納粹有罪。黃益中說,整個學校從歷史老師到所有主任、校長都很無知,聲明稿也在卸責。

如果班上有人要扮納粹,黃益中說,這時應該跟學生說清楚,納粹的可怕性,跟他解釋納粹的歷史,例如希特勒鼓動歧視、仇恨性言論,當時整個德國公務員體系一起迫害猶太人,這是很基本、上課就要教的內容。

葉丙成:最大問題是「無感」

許多人以此事件批判學生無知、老師無知。台大電機系教授葉丙成在臉書上談到,他認為無知可能不是最大的問題,最大問題是「無感」。如果實際去問這些扮納粹的學生,應該多數知道納粹屠殺猶太人的史實與恐怖罪惡,這些學生不是沒有知識,不是不知道史實,但他們還是決定要扮納粹,到底出了什麼問題?

希特勒的片段被拿來做各式各樣搞笑,都曾被大家分享過,一再用笑鬧方式去使用這些影片,對德國人是否有尊重?整個時代的大悲劇,為什麼會被人拿來這樣消費?在這種只在乎知識,不在乎感受、同理、體驗的教育下,許多人對這些史實也一樣是無感的。

「真正的問題,就在於我們的教育只在乎知識」,對台灣學生而言,希特勒、猶太人屠殺,跟歷史課本中蒙古人侵略歐洲、十字軍東征,沒有差別,它們都不過是「課本裡要記要背要考的一段話而已」,以目前考試為主的教學、效率為主的教學,德國、二次大戰、納粹、屠殺,只不過是課本中的一個內容。

我們的教育太在乎知識,因為有太多的知識要教,以至於必須很有效率地把所有知識塞給學生,體驗、感受、同理,這些在教室裡都是奢侈,用傳統教學的老師是很難在繁忙進度中引導孩子做這些,於是學生空有歷史知識,但對這些歷史是無感的,無感的人自然有可能做出像扮納粹傷害他國感情的事件出來。

更重要的是要解決問題,而不是切割問題,「只把這些學生、這個學校、這個事件當腫瘤切割、丟棄,是不會解決問題的」葉丙成呼籲,別讓下一代繼續被教育成徒有知識卻無感的孩子,需要大家一起努力改變這無感的教育。

台北市中正高中校長簡菲莉提到,這件事顯示,教師受限時數,只想趕快教完讓學生應付考試,沒辦法顧及讓學生從歷史事件建立自己的觀點,希望未來新課綱可以有選修課,或在必修上能讓學生理解、解讀、建立觀點。◇

責任編輯:旻真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