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驚人瞬間:從水裡突然伸出一張大嘴 這究竟是啥?

看更多文章»

西澳鯊魚襲擊或與海水溫度有關

【大紀元2016年06月13日訊】(大紀元記者林達澳洲珀斯編譯報導)一位鯊魚政策專家說,西澳每次發生鯊魚致命襲擊事件的一個共同點是水溫,但有關單位對此還未進行討論。

據西澳人報網報導,珀斯大都會地區的海域,在不到一週時間裡發生了兩次鯊魚襲擊人事件。正當西澳政府的鯊魚安全政策遭到質疑時,悉尼大學公共政策講師拿夫(Chris Neff)指出,西澳每次的致命襲擊都發生在水溫18-20度之間時。「大白鯊在水溫18度左右時會到岸邊來。在西澳,水溫在20度以上時還沒有發生過攻擊事件。」他說。

拿夫表示,鯊魚襲擊事件有一系列的相關環境因素,對此需要花一些時間做研究,但是,事故引發的大眾情緒衝動往往讓人們想要立即採取行動。「我認為,從大的角度來講,我們還沒有在鯊魚的活動規律方面,提供給大眾所需的教育。在這方面我們可以做很多。」他說,「去做這些需要時間和精力,但是到目前為止,我們所做的僅僅是『殺了這條鯊魚』」。

5月31日,29歲的傑瑞(Ben Gerring)在珀斯南部Falcon 區海濱遭到大白鯊襲擊後,上週五去世。而就在上週日,在珀斯北部的Mindarie區,60歲的業餘潛水員格利爾女士(Doreen Ann Collyer)也不幸被鯊魚咬死。

傑瑞被攻擊後的兩天內,一條4.2米長的大白鯊被獵殺,死在一個誘餌滾筒線上。在格利爾女士出事的地點也同樣放置了這些滾筒線,但沒有捕獲鯊魚。

拿夫博士並不認為鯊魚在吃了人之後,會「食髓知味」,因此獵殺肇事鯊魚並不能「使海洋更加安全」。他表示,西澳政府和公眾應盡早接受鯊魚襲擊事件是一個長期問題的事實。「這對政府來說,是一個複雜、困難的問題……我認為,需要開展一個廣泛的民眾教育活動,因為鯊魚傷人將是一個長期問題。」他說,「但沒有甚麼萬靈丹,澳洲很難杜絕鯊魚攻擊。」

責任編輯:高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