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士誦經 龍王現身這樣勸說

宋寶藍 整理
洞霄宮旁邊有一個龍潭,道士常到潭邊誦經。圖為明 文伯仁《方壺圖》局部。(公有領域)
font print 人氣: 1324
【字號】    
   標籤: tags: , , ,

宋朝時期,杭州有一座道觀,名為洞霄宮。宮裡曾有一位主持寺觀的道士,為人心地良善,修行功底也極好。他虔誠的信奉神明,平日誦念救人的經卷,向來都很靈驗。

洞霄宮旁邊有一個龍潭,道士常到潭邊誦經。有一天,忽然從潭裡出來一個老人,跪在道人面前說:「弟子是龍王。您每次在潭邊誦經,我們水族都能聽到,一直不敢隨便出來見您。今天之所以現身,是有事相求。」

道士問他說:「您有什麼事呢?」龍王說:「只要您在潭邊誦經,水府的眾生和地神就馬上起身示敬,恭恭敬敬地聽您誦念。如果您沒有誦完,沒有離開,我們也不敢擅自亂動。我希望您,只在洞霄宮裡誦經,這樣不妨礙您每天的修行之功,而我們水族數百生靈也可以休息一下。如果您能慈悲恩許,我們每天供奉二斤鮮奶,作為您的飲食。」

道士回答道:「我每天誦經,怎麼能是為了鮮奶呢!既然您出面相請,我聽您就是了。」龍王聽罷,高興地回到水潭裡,隱去了蹤影。

北京頤和園龍王像。(Shizhao/Wikimedia Commons)

道人遵守了約定,從此以後,就只在洞霄宮裡誦經,不再去龍潭邊上誦經了。

第二天,廚房的僕人對道人說:「師父,廚房的桌子上多了兩斤鮮奶,極其新鮮乾淨。我不知道這些鮮奶來自哪兒?所以想問問您,我能不能喝?」

道士說:「這不是你所知道的事。把鮮奶給我。」道觀裡的一個小道士把鮮奶一稱,果然重達兩斤。從此以後,每天都會出現兩斤鮮奶。就這樣持續了好幾年。

幾年後的一天,忽然沒有再出現鮮奶。道人深感驚訝,不知道龍王為什麼失約了。於是,他來到龍潭邊誦經,想找機會詢問一下。果然不出所料,龍王再次現身。

龍王對道人說:「鮮奶是世間的東西,不是龍宮之物。弟子身為龍神,是怎麼得到的呢?凡是世間經商的人,做買賣時缺斤短兩,欺騙顧客,我就暗自沒收。原本街市上有個商戶叫董七。此人喜歡在秤上做手腳,經常把14兩當作一斤(編註:宋朝時期,一斤為16兩),我就收取董七的鮮奶供奉您。現在董七已經外出離開了,現在牛奶鋪業換了主人,此人心地淳樸善良,好好守著正道,從來不會為了利益欺騙別人,所以我就不能再從他那兒取奶了,也就不能繼續供奉您了。」

道士聽後,嘆息不已,對龍王說:「我只是想知道,龍王為什麼突然停止了供奉鮮奶。我擔心自己或許做錯了什麼事,給您帶來了禍患!現在我明白了牛奶的來源。欺心騙人的事終究是不能做的。我誦經本想加強人的善念,但取得的牛奶是從欺騙顧客的商人那兒來的,這並非好事!」

後來,這名道士經常到城郊集市上,一心一意地行善,為百姓做了不少善事。@*

龍王公卿后妃與魚蝦水族輩住在龍宮華宇中。圖為《無量壽佛會慶圖‧龍宮默識》(年代不詳)。(公有領域)

出自《夷堅三志壬》 卷三

責任編輯:李梅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西漢時,邛都縣(四川省西昌縣東南)老太婆和龍王兒子的一番奇妙的相遇……一生樂施好善的窮老太婆,對世人慈悲,就是見到小貓小狗,甚至爬蟲之類的動物受了傷,她都給它們上藥包紮、餵養它們。龍王的兒子聽到了想要親自驗證一番。……西漢時,邛都縣(四川省西昌縣東南)老太婆和龍王兒子的一番奇妙的相遇……一生樂施好善的窮老太婆,對世人慈悲,就是見到小貓小狗,甚至爬蟲之類的動物受了傷,她都給它們上藥包紮、餵養它們。龍王的兒子聽到了想要親自驗證一番。……
  • 龍王因念及夫妻二人賢夫妻賢,高德清苦,於是令江神在馬氏殉節的地方,憑藉她的夫君投擲的金寶之氣,升騰水面,湧出一座聳立江心的島嶼。
  • 歷朝歷代,中國民間治病的方式多種多樣,也流傳著許多道術,儘管都是世間小道,有時卻也能夠起到一點驅邪治病的作用。但如果因有冤情而引起的疾病,再靈驗的道術也會當場失效,因為它無法解開怨恨的心結。
  • 道士一聽,哈哈大笑,同時,提起筆來在牆壁上題了一首詩:「天高不算高,人心第一高。井水當酒賣,還道豬無糟!」只見道士撣撣袖子,就走人了。
  • 至丙午年,王士能已經一百二十三歲了。禮部楊循吉見王士能時,看到他像是四五十歲的人。他也問了一個和楊南峰一樣的問題,問王士能每天吃些什麼?他說:「吃一餅及少菜而已。」或許王士能能長生的祕訣,就在於能長年堅持不爭不氣,清心寡慾。
  • 蘇東坡在《書潁州禱雨詩》中說到,他聽歐陽修說,潁上縣內有一間張龍公神祠,極為靈驗。於是蘇東坡也向張龍公祈雨。
  • 宋代有個叫許大年的商人,做生意時很善於謀劃以獲取利潤,因此很快積聚了不少財富,擁有大量良田、華美的宅院等,資產將近十萬。不過,唯一遺憾的是,許大年到了中年也沒有子嗣,因此很擔心自己百年後,無人繼承遺產,所以內心常常憂慮。
  • 宋朝有個叫廖忠臣的人,娶了歐陽家的女兒為妻。歐陽氏過門一年多後,公公婆婆就因染疫而亡,留下了只有幾個月大、仍在吃奶的女兒閏娘。彼時,歐陽氏也剛剛生下女兒,於是她同時哺乳兩個孩子。如此幾個月,歐陽氏的奶水不夠兩個孩子吃的,她便將親生女兒拜託鄰居餵養,自己專心餵養閏娘。
  • 他是一個窮秀才,屢次名落孫山,因此怨天怨地。一天,他等著妻子煮茶時,偶然打一盹,便步入了奇異的夢中之旅。他從寒士到權貴,從神童到天人,又從毛驢到蠢豬……黃粱一夢在清朝有了別樣的翻版,比之更加離奇……在一個壓縮交織的時空中,他經歷了天上人間。當他夢醒後,從此放下了抱怨,安貧樂天。
  • 生命是有輪迴的,是不滅的。不同層次的生命也是有標準的,不符合標準了,生命的層次就會往下降。而修行則是提高層次,回歸生命本源的方法。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