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國光 江系力爭三席常委——一談政治局常委會組成

吳國光

人氣 3
標籤:

(http://www.epochtimes.com)
【大紀元5月21日訊】討論過曾慶紅出路和總理人選之后,十六大最高層的人事安排,也就是政治局常委會的人選問題,似乎也可以大體看出一些輪廓了。我們因此要花一點篇幅,來看中南海英雄們今年秋天如何重排他們的座次。 當然,這樣的名單,海外媒體已經有過好几份;中文媒體更頗有一些評論,喜歡揶揄‘中國問題觀察家’們的‘眼鏡’:擦來擦去,總看不清,北京的大會一開,還不是都讓你跌得粉碎?這兩者其實都還是太看重‘猜謎’。衡量某种分析是對錯好坏的標准,因此就是看你是否猜得中。在我看來,這更像賭馬,而不是看球:前者關心的就是結果,后者欣賞的是那一過程。欣賞之中,不免也要指指點點對某某球員說三道四。比如說,認為某某此次帶球有切入底線一腳入門的可能。至于那球最后并沒有踢進去,或者干脆被對方守門員一頭頂開,都并不說明體育評論員是個笨蛋。笨蛋當然也不是沒有,首推那些真拿體育評論員的話當真的觀眾,回頭還要和你算帳:你說三號這次能胜一球,他卻飲恨,你豈不是白痴低能,公然騙人?乖乖,這還是‘賭馬’心態,甚至比賭馬還不講理。我真怕看球也要變成‘賭波’,那時候這個道理更是沒處去講了。

好,閑言敘罷,書歸正傳。‘正傳’是什么,各位看官還記得嗎?對了,就是江澤民交班安排中有三大戰略:人事,制度和意識形態;而人事問題的要害,對江來說,就是在十六大新班子中有足夠的親信人馬。什么樣算是‘足夠’?大約就是政治局常委中占半數。以七名常委計,則至少要有三人深得江的信任。否則,這個班交得不能放心。

這倒也不盡是江澤民戀棧。說實話,‘權力’這個東西,威力之大,常常是連掌權者也要被它的專橫邏輯牽著鼻子走的。否則,結果很簡單:權力會甩掉你。不要說是江,就是老鄧和老毛,在這一點上也是小心翼翼。遠的不說,我們來看十四大。這是鄧小平生前最后一次中共代表大會,產生了七人的政治局常委會,成員計為:江澤民,李鵬,喬石,李瑞環,朱容基,劉華清,胡錦濤。這些人与鄧的關系如何?事過境遷,現在也許可以比當年看得更清楚一點了。顯然,李瑞環,朱容基和劉華清,是鄧的鐵杆,這就達到了三人之數。如果喬石還可以算上多半個,那老鄧就正好掌握稍過半數的多數。在一,二把手都未為老鄧全心信任的態勢下,顯然只有這种多數才能讓老鄧真正放心。

有人可能會質疑,為什么這樣判斷某人某人与老鄧的關系?這個要一一論證起來,那就要花太多篇幅了。簡單地說,關鍵在于:他們是不是在所有重要問題上都會听老鄧而不是另外一個人的話。比如說,老鄧要換掉江,他們會贊成(李鵬也會贊成,而江本人一定不會贊成);老鄧要江做下去,他們也會贊成。又比如說,老鄧要‘六四’永不翻案,他們沒意見(喬石一九八九年就在這個問題上沒有堅決站在老鄧的立場上);老鄧如果想為‘六四’翻案,他們也同樣會支持(李鵬就不會了)。同樣,對于經濟改革,對外開放等這些老鄧的政治遺產,他們也是一樣的態度。特別重要的是,他們在老鄧之外沒有其它重量級的政治恩人或依靠力量(江李胡在這一點上就不是;李瑞環背后還有万里,但万里本來就是鄧的嫡系,并且經過了一九八九年的考驗)。其中劉華清還實際掌握軍委,所以老鄧可以放心交班了。

十五大的時候,老鄧剛剛去世,江澤民還沒有足夠時間和力量在政治局常委中建立自己的多數。能夠排除喬石和劉華清,并在政治局一級形成最大‘派系’(看一看十五屆中央政治局,你會發現江系人馬比任何其它力量都強大得多),已經是很大的成功。五年以來,江澤民的權力日益鞏固,在常委中相比地位日益超越其它同僚,而手下的人馬隊伍也日益壯大。這樣,即使沒有權力轉移的因素,十六大的常委會也一定是江系大有斬獲的戰場。何況又面臨交班,老江如果不放手一搏,不能掌握至少相對多數最好絕對多數的常委席次,怎么可能放心‘乘風歸去’呢?

--原載《信報》 (吳國光 5/20/2002)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吳國光:鎮壓換穩定靠不住(上)
吳國光:鎮壓換穩定靠不住(下)
腐敗與集權關係複雜 (3)
吳國光:寡人有信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