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驗血中微生物可知癌 癌症細菌論捲土重來

文 / 李小奕

研究發現,癌細胞內藏有特定細菌,不同的癌症伴隨不同的菌種。(Shutter Stock)
研究發現,癌細胞內藏有特定細菌,不同的癌症伴隨不同的菌種。(Shutter Stock)
人氣: 1811
【字號】    
   標籤: tags: , , , , ,

醫學界過去只知道少數癌症與微生物有關,例如子宮頸癌與人類乳突病毒(HPV)、胃癌與幽門螺旋桿菌、大腸癌與腸道菌群等。直到近幾年,科學家運用人工智慧,大規模分析癌症病人體內微生物的基因圖譜,才發現原來所有的癌症都與微生物關係密切。

身體內的微生物 能透露癌況、影響抗癌

今年(2020年)3月《自然》(Nature)期刊一項研究指出,在癌症病人的腫瘤與血液中,都能找到特定的細菌或病毒,而且不同的癌症伴隨不同的菌種。據此,科學家能憑藉血液中的微生物特徵,推知一個人是否罹癌,以及罹患何種癌症,準確率高達約8成。

無獨有偶,5月的《科學》(Science)期刊也有研究發現,微生物不僅藏匿在所有類型的癌細胞內(貼近細胞核部位),也會藏在腫瘤裡的免疫細胞內,既而影響人體的抗癌免疫力。

近年來,諸如此類的研究還有不少,表明微生物與癌症的微妙關係。科學家發現,有些腫瘤細菌似乎能庇護癌細胞­­、促其生長;而有些腫瘤細菌卻似乎有助於抗癌。

以下是近幾年相關的研究:

以色列魏茲曼科學研究所(Weizmann Institute of Science)三年前發表於《科學》期刊的研究證實,胰臟腫瘤內有一種黴漿菌,它會「消化」化療藥物「健擇」,令其抗癌作用失效,產生所謂的抗藥性。

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大學的研究者則發現,在大腸腫瘤中竟有不屬於腸道菌種的「具核梭桿菌」(fusobacterium nucleatum),它會促進癌細胞生長與轉移。科學家利用抗生素消滅此菌,發現能減緩腫瘤生長。

美國安德森癌症中心(MD Anderson Cancer Center)2019年發表的研究指出,癌症患者的存活關鍵不在腫瘤基因,而在「腫瘤微生物體」(tumor microbiome)。研究者分析數十名胰臟癌患者的腫瘤檢體,發現術後存活期較長的患者腫瘤內含有較多的菌種,其腫瘤內的免疫細胞也較為活躍。在動物實驗中,研究者設法改變胰臟腫瘤的微生物,發現確實可以大幅縮小腫瘤。

上世紀的「癌症細菌論」研究

其實早在20世紀上半葉,英國、美國、法國、蘇格蘭即有一些科學家發現,在癌細胞內有一種「多形性」微生物,這種微生物會隨環境變換形狀及大小,可以大如紅血球,也可以小如病毒。

20世紀下半葉,美國知名生化學家塞伯特(Florence Seibert)承襲前人的研究,花了30年研究癌微生物。她指出,多形性微生物能滲透細胞核,打亂基因,因此絕非善類。塞伯特認為,在癌細胞中發現多形性微生物極其重要,了解這種微生物有助於研發抗癌的疫苗或抗生素療法。

1950年代,發明「油蛋白飲食」治療癌症的德國脂肪專家、物理學博士布緯(Johanna Budwig)也有類似發現。她運用暗視野顯微鏡觀察1000多份癌症病人的血液樣本,發現所有樣本中都有一種奇怪的微生物,而且是活的。她還發現,當病人採用她的食療法痊癒之後,微生物會消失,而當癌症復發時,它又再度出現。她把這種微生物稱為「癌蟲」(cancerobe)。

可惜的是,當時這些論據並未受到主流醫學重視,癌症細菌論就此沉寂了數十年,如今科學家又拾回這條老線索,重新尋找新證據。或許亡羊補牢猶未晚,不過新的發現仍有許多待解問題。

譬如,為何不同的癌症會伴隨不同的微生物?腫瘤微生物究竟是何種角色?它是癌症的幫凶、還是癌症的對手?或者有其它目的?這些疑惑都有待科學家深入去求解。

身處紛亂之世,心存健康之道,就看健康1+1

· 鮮為人知的癌症元凶?「癌病毒」大解密

· 不用藥的癌痛自然緩解法 一般疼痛也適用

· 為何他們能戰勝死神?揭開癌症存活者的秘密

責任編輯:李清風◇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