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度專注細節 人際疏離 可能是強迫型人格障礙

文/林萃芬

人氣 2685

很多人分不清楚「強迫症」與「強迫型人格障礙」有什麼不同,在此特別說明,可以幫助自己與周遭人更了解自我的身心狀況。

「強迫症」的行為特徵

「強迫症」(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會出現強迫性思考,持續且反覆的出現一些想法、衝動或是影像,導致強烈焦慮跟痛苦的感受,為了抑制這些想法、衝動或影像,被迫做出反覆的強迫行為,像是不斷洗手或是反覆檢查,以降低焦慮,預防發生可怕的狀況。

舉例來說,不少父母教養嚴格的人,成長的過程中會產生「我隨時會犯錯」的強迫性思考,接著湧現排山倒海的焦慮感,於是設定「反覆檢查自己有沒有犯錯」的強迫行為,來降低「不信任自己」的焦慮感。

「強迫型人格障礙」的行為特徵

「強迫型人格障礙」(Obsessive–Compulsive Personality Disorder)的人從成年初期開始,會過度專注於細節、規則、清單、秩序、行程表,反而忽略活動的主要目的。

做事的時候,他們會過於完美主義而妨礙任務的完成,或是因為太過嚴格要求達到標準,以致計畫無法完成。他們也會過度熱衷工作,重視生產力,不允許自己跟別人花時間從事休閒活動或經營人際關係。

對道德、倫理、價值觀的規範嚴苛,什麼是對的什麼是錯的,完全沒有彈性。人際互動時,會期望別人完全按照他們的意思進行,或嚴密控制別人的行為,不能讓別人質疑自己的原則,不然就會招致危險的情境。

對於金錢、物品也是嚴格控管,譬如無法拋棄沒有價值的物品,無論對自己或別人都吝於花費金錢,全部都要儲存起來。

完全遵守規範和規則,對「強迫型人格障礙」的人是很重要的,通常成長的過程中,他們身邊都有一個嚴厲的糾正者,不斷被糾正者貶抑責罵、負向評價,或是被糾正者拒絕:「不乖乖遵守規範,就不是我們家的人」。面對這些可怕的威脅,最安全的作法就是內化、吸收這些規範成為自己的一部分,不必等糾正者說出來,他們就會自動遵守規範,努力獲得糾正者的認同。

長時間處於這樣規範嚴格的環境中,自然不能有自己的需求和感覺,要告訴自己需求和感覺都是錯的,會帶來不好的後果,只有遵守規範才是安全的。由於規範會給他們安全感和控制感,所以久而久之,他們也會成為規範的制定者,保護自己的世界運作順暢。

「強迫型人格障礙」其實是一種關係疏離障礙,他們不容易相信別人,不會跟別人透露自己的個人資訊,以免受到批評和攻擊。在人際互動的過程中他們也有很強烈的控制欲,當別人偏離他們訂下的規範時,他們會認為對方是不道德、不應該、差勁的,需要及時導正對方,才能讓世界井然有序。基於「所有的人都應該遵守規範,世界才會變好」的使命感,他們會處罰、體罰對方,或是威脅把對方關起來。

本文摘自<從習慣洞察人心:學會識人術,解決人際關係的所有煩惱,時報出版>。

.為何會有強迫症?科學家:體內缺少一種物質
.強迫症知多少?
.認識強迫症

責任編輯:陳真◇

相關新聞
當媽媽不必完美.不一樣的德式教養練習(一)
胃脹、喉嚨卡 是胃食道逆流還是焦慮症?
億萬富翁成功的10個祕訣
抱一抱奶牛 可以減輕壓力、幫助治病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